据我国防弹玻璃产业布局分析,截止2009年末,全球防弹玻璃产能约10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其中欧洲产能267万平方米,占26.7%,位居全球第一;日本占22.1%,北美占15.8%,中国内地占14.5%,位居全球第四;其他国家和地区占20.9%。现对2015年我国防弹玻璃产业布局趋势分析。
防弹玻璃起源于欧美国家,近几年来,中国的防弹玻璃企业产能扩张迅速,产能已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产能相当,随着国际防弹玻璃产业逐渐向中国转移以及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生产能力的提高,中国在未来几年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的防弹玻璃生产基地之一。
表3-全球防弹玻璃产能布局(单位:万平方米)
根据防弹玻璃深度研究报告显示,相关行业协会的统计,截止到2009年,中国共有防弹玻璃生产企业62家,生产线70条,年产能达145万平方米,2009年产能利用率为66.0%。
表4-防弹玻璃产能利用率统计表
防弹玻璃墙、爆闪警灯、中英文标识,这是朝阳区劲松桥附近一处巡逻警务站的新貌。昨日,新京报记者从市公安局站巡制工作现场会上获悉,北京巡逻警务站将全面升级改造,升级内容包括警用设施、警力配置等,此外,全市原有巡逻警务站数量将从190个优化为161个。
城市发展推动老站升级
北京市公安局介绍,“巡逻警务站勤务模式”(简称“站巡制”)是根据街头维稳防控形势和顺应社会需要,自2011年2月起,推出的一项重要警务创新,巡逻警务站主要设立在大型交通枢纽、重要路网结点、繁华商业区等街头复杂核心部位,群众出行必经之处。
巡逻警务站的设立,使得防区内警情降幅最高达到40%以上。至今,全市各警务站已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00余名、提供便民服务10余万次。
市公安局称,推行以来全市先后完成了190个警务站硬件建设,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路网布局的优化,一些警务站逐渐不能满足街头防控的实战需求。于是,新一轮巡逻警务站设施建设得到升级,地面巡控力量联动机制得以加强。
警用设施、警力配置全部升级
市公安局巡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全面推行警务站软硬件升级改造,规定警力配置数量,落实实名制要求,每个警务站配备5名实名制民警,2 名辅警。对不便于设置警务站的较重点部位,将视频资源整合、优化合并进周边巡逻警务站;对外观破损严重,不适应周边城市建设情况的进行改建;对适合设置警务站的新生乱点、防控弱区进行增建。
按巡逻警务站优化升级统一新模式的要求,改造后的警务站一般占地面积100平米左右,配备了防弹玻璃墙、爆闪警灯、24小时为您服务灯箱、警用门条、房门处用中英文标注着警务站名称。
升级改造后,全市巡逻警务站的数量将从现在的190个调整为161个,减少数量是因对防控区域等进行了优化。
探访
玻璃墙拓宽民警观察视线
劲松派出所副所长于涛介绍称,以劲松桥附近为例,巡逻警务站设在劲松桥下的交通路口,这一段正是高发案及街头治安复杂的部位。
劲松桥巡逻警务站,占地100平米,负责劲松桥周边500米之内的治安防控,五名驻站民警、两台警车随时待命。作为市公安局优化巡逻警务站设施建设的前期试点,2014年11月,劲松巡逻警务站由警务车升级而来。
劲松派出所副所长于涛称,从前是白色砖墙,民警只能透过窗户观察外部情况,如今是防弹玻璃墙,马路对面也一眼就能看见。
驻站民警的装备上,也增加了警棍、警用盾牌、防弹背心、钢盔等,警务站还增配了两条警犬。民警前半小时巡逻,后半小时值守,比以前更人性化,并要求驻站民警实名制,此外,派出所民警常驻警务站,可以实现一线处置。
3月26日凌晨4时,一名环卫工人向警务站民警称,发现两名男子多次扒在车窗上向里面窥视,形迹可疑。果然,待民警将两人制服后,发现两人衣服口袋内的镊子扳手,原来两名男子正想砸车行窃。
“这在以前是比较难发现的。”于涛称,警务站升级后,根据对扒窃高发点和砸车行窃高发点的重点布防,警务站加强了和属地分局直属巡控力量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