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6月中国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累计进口数量达到2614.4亿个,同比增长8.2%。伴随我国整流二极管产业规模的扩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部分中西部地区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以下对二极管行业环境分析。
二极管行业环境分析,近年来我国二极管出口量逐渐下降,但金额自2018年以来有所增长。根据二极管行业分析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4月,我国二极管出口量为172465百万个,同比下降4.8%;出口金额为10078.3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7.6%。
2014-2019年我国二极管出口数量情况
二极管种类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管)。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隔离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硅功率开关二极管、旋转二极管等。现从三大趋势来分析二极管行业环境。
受益于光效提升,同样照明强度下,二极管芯片成本得以控制。二极管行业环境分析,在产业链中下游环节中,二极管封装引入COB(板上芯片封装)等新技术以及散热性能更佳的封装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封装器件的发光效率,二极管光源和灯具设计趋向一体化,设计水平优于传统光源,也为最终产品的成本控制做出贡献。随着世界范围对白炽灯的逐步淘汰,二极管照明将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成为照明行业的发展重点。
二极管产业上游具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特点,中下游具备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特点,规模优势是行业内企业控制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不具备规模优势的低端小企业将难以持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市场拓展,进而很难在行业内生存。二极管行业环境分析,近几年,国内二极管产业加大了整合力度,小企业正在逐步退出,二极管行业内部企业数量由几年前的持续增加变为基本稳定,总体上数量变化不大,但市场集中度出现了明显提高,扩产的封装企业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以大中企业为主,比重占到60%以上。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二极管行业正向着成长期的后期过渡,并将在数年后逐步进入到成熟期,形成多家大型企业引领市场标准,产品质量提高并且稳定的局面。
目前我国的二极管行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下端,尤其在芯片外延环节产品附加值相对国际先进水平较低。二极管行业环境分析,然而国内大型二极管企业实力正逐步提高,研发投入逐步增大,加之我国二极管行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二极管行业的高标准将反过来促使芯片外延行业的加速发展,进而将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向价值链上游浮动。
二极管行业环境分析,二极管在2018年上半年即因物联网、车用等终端各式应用蓬勃发展下,呈现供不应求情况,当时各家二极管厂或多或少都有调涨价格、呈现价量齐扬格局。近期二极管客户在拉货的力道上有回稳现象,与去年下半年因中美贸易战等因素造成的拉货保守相比有所好转,在后续中美贸易战逐渐明朗的状况下,相信客户的拉货力道也会开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