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下面进行动力煤行业概况分析。
中国煤炭行业的集中度还较低,煤炭开采企业过于分散,存在大量个体开采的情况,这一方面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管理难度增大,安全问题令人头痛;另一方面加剧了煤炭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煤炭作为一种日趋减少的不可再生资源,国家应当对其开采、使用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而不是放任自流。
煤化工行业的复苏基本确立,一方面政策层面不断释放暖意,另一方面油价的持续上涨也让大部分项目逐步体现经济性,业主投资意愿加强。而从本次规划的内容来看,本轮煤化工投资回暖将更具有持续性。随着项目的逐步开工和复工,产业链上相关公司有望迎来订单和业绩的明显复苏。
中小型煤炭企业普遍采取限产保价,甚至停产的措施应对外部不利环境,导致铁路装车和港口的资源供给主要集中在大型煤炭企业手中。大型煤炭企业为了确保市场份额,让利不让市场,虽然也面临成本倒挂的压力,但生产和销售煤炭数量保持增势,对中小煤炭企业形成生存压力。随着大型煤企的产销量大增,其市场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强。
大型煤炭企业具有优先配置铁路资源的优势,容易形成一体化产运销体系,并降低成本,减少营业支出。而中小煤企由于资源有限,融资困难,开始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资金压力是造成中小煤企被兼并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型煤炭企业在政策、资金、管理、销售等各方面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煤炭供应+运力有保证,加上进口煤补充,下游企业高库存运营,平滑了季节性消费高峰带来的储煤需求;另一方面需求增速减缓,供强需弱带动动力煤价格震荡下行,煤价波动幅度缩小,现货价格步入“绿色区间”。煤电联动将由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
煤炭行业分析表示,2019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带动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增速回落,是煤炭消费增速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2020年,全年煤炭消费将保持小幅增长,煤炭产量保持稳步增长,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已由总体平衡向宽松方向转变。
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煤炭消费增速大幅下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带动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增速回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消费比重提高,对煤炭的替代作用逐渐增强。
但是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转变或直接被替代,但是会有影响且面临挑战。以上便是动力煤行业概况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