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节能环保 内容详情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
 电力工业节能环保 2000-01-01 00:00:00

  第一节 中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一、 未来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一是能源约束矛盾突出。实现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水泥等高耗能重化工业将加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汽车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和生活用能大幅度上升。如按近三年能源消费增长趋势发展,到2020年能源需求量将高达40多亿吨标准煤。如此巨大的需求,在煤炭、石油和电力供应以及能源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按照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充分考虑节能因素的情况下,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需要30亿吨标准煤。要满足这一需求,无论是增加国内能源供应还是利用国外资源,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还面临水资源和交通运输制约等一系列问题。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对能源资源的可供量、承载能力,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提出严峻挑战。

  二是环境问题加剧。我国是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烟型污染已相当严重。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大城市大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发展。粗放型使用能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目前,我国年排放二氧化硫2000多万吨,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大大超过环境容量。虽然到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将继续改善,煤炭消费比重将有所下降,但煤炭消费总量仍将大幅度增加,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能源是战略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解决能源约束问题,一方面要开源,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节约优先,走一条跨越式节能的道路。节能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不下大力节约能源,难以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不走跨越式节能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难以实现。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节能的重要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能型社会,为保障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贡献。

  二、 中国中长期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

  1、宏观节能量指标:到2010年每万元GDP(1990年不变价,下同)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25吨标准煤,2003-2010年年均节能率为2.2%,形成的节能能力为4亿吨标准煤。

  2020年每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54吨标准煤,2003-2020年年均节能率为3%,形成的节能能力为1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同期规划新增能源生产总量12.6亿吨标准煤的111%,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100万吨。

  2、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2010年总体达到或接近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中型企业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图表 26:2000-2020年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


单位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火电供电煤耗

克标准煤/千瓦时

392

377

360

320

吨钢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906

760

730

700

吨钢可比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784

700

685

640

10种有色金属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吨

4.809

4.665

4.595

4.45

铝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吨

9.923

9.595

9.471

9.22

铜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吨

4.707

4.388

4.256

4

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千克标准油/吨?因数

14

13

12

10

乙烯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油/吨

848

700

650

600

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372

1210

1140

1000

烧碱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553

1503

1400

1300

水泥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81

159

148

129

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30

26

24

20

建筑陶瓷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平方米

10.04

9.9

9.2

7.2

铁路运输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百万吨换算公里

10.41

9.65

9.4

9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3、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2010年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汽车、电动机、家用电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图表 27:2000-2010年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


单位

2000年

2010年

燃煤工业锅炉(运行)

%

65

70-80

中小电动机(设计)

%

87

90-92

风机(设计)

%

75

80-85

泵(设计)

%

75-80

83-87

气体压缩机(设计)

%

75

80-84

汽车(乘用车)平均油耗

升/百公里

9.5

8.2-6.7

房间空调器(能效比)


2.4

3.2-4

电冰箱(能效指数)

%

80

62-50

家用燃气灶(热效率)

%

55

60-65

家用燃气热水器(热效率)

%

80

90-95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4.宏观管理目标:2010年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电力工业节能环保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