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由2011年的46928亿千瓦时增长至2017年的63077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5%。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对用电设备的投资有强烈的带动作用。下面进行智能电表行业市场分析。
我国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智能概念迅速席卷我国工业各行业各业。其中,我国电网与时俱进,结合智能概念,向智能电网转化。此外,随着智能电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建设,消费者对供电的要求将不断提高。
我国随着世界各国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整体市场还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大规模的全球性智能电网建设将带来智能电表行业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有数据显示,至2020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预计达4000亿美元,而中国会成为世界上大的智能电网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24%。
随着智能电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建设,消费者对供电的要求将不断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等家庭分布式电源的组网,微电网的并网、 电能控制、 计量、 数据采集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智能电表加以控制和解决。
目前,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新动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对人们的用电习惯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营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世界各国已经作了相关的规划并展开了相应的部署。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装备,智能电表行业的发展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较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增量体现在智能电表和集中器、采集器、专变终端等设备部署上。中国第一代智能电表从2009年发展计划出台后开始生产,2009-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招标量相对较低;在技术标准成熟后,2011-15年进入智能电表大规模量产阶段,国家电网平均年招标量超过6000万只,2015年更是达到9000多万招标量的峰值水平。
而随着智能电表的迅速全面推广,“十三五”期间智能电表的招标量面临严重下行压力,2016年国网实际电表招标量为6573万只,2017更是降到3778万只。投资规模方面,过去几年间,智能电表的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根据型号和组成模块的不同,价格区间在200元-350元/只。以上便是智能电表行业市场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