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产值达到5216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22.8%,虽然与“十二五”期间30%的年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增长率较2015年的21%有小幅提升。以下对灯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LED 照明技术的迅速发展,LED 照明产品的稳定性、使用寿命、智能化、显指、光效等性能指标逐步保持稳定,达到客户接受状态,产品市场应用持续提高。2009 年至2015 年全球LED 照明渗透率(LED 照明产品销售数量/照明产品总销售数量)由1.5%上升至27.2%,预计2016 年将达到31.3%。2016 年全球LED 照明市场规模达到346 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2016年,国家科技部推出名为“十城万盏”的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计划第一阶段在21个发达城市推广LED灯,第二阶段在50个城市安装200万盏LED日光管,实现年省电10亿度的目标。我国LED灯具应用市场已经开始形成,预计随着国内LED灯具产品补贴等扶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国内LED灯具应用市场将在近两年出现快速增长。随着半导体照明产品性能的持续晋升和制造成本的不休降低,同时也随着相关应用环境,如标准、产品认证和检测、 工程应用设计和示范、相关政策等产业环境的完善,LED灯具应用将在2011-2016年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回顾2016年的LED灯具发展路线,在这一年里,四轮的涨价潮说明这个行业的价格已经触碰到了底线,价格战接近尾声,行业整合也将进一步加剧;产业不断集中,呈现出大者恒大的趋势,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成为新的出路;未来将有更多资本运作来实现企业增长;而随着国内产品价格回归理性,国内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开辟海外市场,特别是中东地区的国家作为新兴市场也成为新的选择;汽车照明、植物照明、智能照明等等高新领域如今已经成为新的趋势,万众期待但也需要谨慎选择。这些趋势在2017年只会更加明显,2017年,LED灯具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的推动下,我国LED产业迅速发展。从目前全球 LED市场来看,我国作为全球电子产业制造基地,已成为全球 LED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初步形成了包括LED外延片、LED芯片、LED封装以及LED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2014 年-2016年,我国LED产业规模由 3507 亿元增长至 521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1.96%。其中,2016 年,LED外延芯片市场规模约182亿元,同比增长20.5%;LED封装市场规模748亿元,同比增长21.6%;LED 应用市场规模4286亿元,同比增长 23.2%。
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照明产业得到进一步整合,目前已形成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五大主要产区,五省市的企业数量达到业内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且产品类型也各具特色,其中:广东主要以室内照明灯具为主,装饰类灯具主要集中在中山古镇和东莞。 广东其它地区如佛山、 惠州等以光源、 灯盘、支架、筒(射)灯具为主,在国内市场中份额占有较大比例。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地主要以室外灯具和光源为主。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节能照明工程的推广。2008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推出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行动计划》,提出了中国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的路线图和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中国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推广普及节能灯。随着技术的进步,LED 为代表的节能照明产品得到广泛使用。
在全球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十一五”期间,中国提出了单位GDP 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随着国外纷纷出台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我国也逐步加快了淘汰低效照明产品的步伐。2011 年10 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并将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设为过渡期,到2016年将全面禁止各种瓦数的白炽灯市面销售。
在全球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十一五”期间,中国提出了单位GDP 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随着国外纷纷出台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我国也逐步加快了淘汰低效照明产品的步伐。2011 年10 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并将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设为过渡期,到2016年将全面禁止各种瓦数的白炽灯市面销售。
总的来说,中国照明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照明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的照明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再做大,而是要做强,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同时,创造出中国企业的品牌,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目标。以上对灯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