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 内容详情
储能电池发展前景
 储能电池 2018-07-05 10:52:47

  我国储能市场前景已毋庸置疑,技术、应用领域和切入点才是各方主体在2017年关注的焦点。2017年中国储能电池产量为3.48GWh,同比增长11.5%,未来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成本的逐步下降,储能市场有望成为拉动电池消费的另一增长点。以下是储能电池发展前景分析。

  储能电池发展前景

  中国的储能于2011年起步,近几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储能市场作为其附属产业也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事实上,无论是光伏、风电、水电或是其他可再生能源,还是传统的电网或内燃机分布式能源,都离不开储能技术的支持,储能电池产业也成为了能源变革的战略枢纽。

  2017中国储能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5.8%。2017年增长动力仍然来自家庭储能、电网储能及通信基站。国内通信基站储能受4G的大面积普及及2015年成立中国铁塔公司的影响,锂电池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将持续保持上升态势。

  根据2018-2023年中国储能与电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将进入成长期,未来5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5%,市场潜力较大。在日渐兴起的能源互联网中, 由于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能源在大电网中的大量接入,结合微网与电动车的普及应用,储能技术将是协调这些应用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储能环节将成为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节点;能源互联网的兴起将显著拉动储能的需求。储能电池生产技术快速进步,使得锂电池产品成本下降,将提升储能电池产品相比其他储能技术的竞争力,储能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市场渗透率逐渐提升,也将进一步推动应用市场规模相应增长。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根据能量转化介质的差异,储能电池方法可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热储能、电磁储能等。由于不同的储能技术工作原理和成熟度存在差异,因此在性能特点、经济成本和场地要求等方面各有差别。

  从政策面看,国家对于储能电池领域的重视也将极大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中,储能领域均被提名,这也给了储能项目一定的准入空间和支持力度。

  2017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储能在我国能源产业中的战略定位。《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十三五”期间储能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十四五”期间实现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对储能电池领域同样是一大利好。

  综上所述,储能电池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能能源用的电池。未来,随着储能技术不断突破,专家预计2019到2020年,储能电池和锂电池循环使用寿命大于5000次,每千瓦时发电单位成本低于1500元,转换效率大于80%;全钒液流电池循环寿命大约10000次,每千瓦时发电单位成本低于1500元,转换效率大于70%。储能电池行业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以上是储能电池发展前景分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储能电池相关研究报告
储能电池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