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是汽车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2017年购置税优惠减免造成2016年底提前透支了下一年的一部分需求,2017年销量增长乏力。2017年可能成为一个重要拐点,微增长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的新常态。以下对乘用车市场规模分析。
2017年全年乘用车销量实现24209092辆,同比仅微增2.36%,其中购置税政策的变化对销量的影响不容小视: 2017年购置税优惠减免造成2016年底提前透支了下一年的一部分需求,2017年销量增长乏力。乘用车市场规模分析,2017年可能成为一个重要拐点,微增长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的新常态。
乘用车作为城市化基本动因的交通机动化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直接作用是支撑了工业发展,提高了社会运转效率,刺激了社会消费需求,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并显著改善了出行条件,人们不仅可以体验到快速出行带来的便利,还能享受到体力节省后的舒适。现从三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乘用车市场规模。
乘用车市场规模分析,规模效应首先需要的是市场的规模达到很大。这在中国私车普及过程中体现的很充分,中国有13亿人口,而且城市人口数量和消费能力巨大,这样的巨大的市场空间才能决定规模效应。
中国是以世界这个大市场成为自己的发展空间,成为世界工厂,而乘用车行业同样是以巨大的国内市场成为自己的发展空间。
实现规模效益的核心也在于更有效的占领市场,中国的产品有效的占领世界的部分产品的制造过程。乘用车市场规模分析,中国的乘用车企业实现规模效益也是在乘用车市场的最广泛空间获得发展。
我们现在分析的狭义乘用车的概念就是打破轿车suv\mpv的传统界限,实现基础平台产品在最广泛空间的最大发展。
实现规模效益需要强大的市场份额优势,这样才能在大市场中取得最大的销量规模。而产品必须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乘用车市场规模分析,自主品牌在微型车市场,德系车在豪华车市场都有这样的独特优势。
乘用车市场规模从百户拥有量看,假设我国乘用车都集中在城镇,2008年我国城镇每百户拥有量也不过22辆。同期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这一数据分别是136,135,150,153,也就是每户超过一辆。我国城镇如果每户达到1辆,那么有2亿辆乘用车。如果农村是城镇的一半,即1亿,全国有3亿。我国乘用车从2002年开始繁荣以来已经经历了10年高速发展期,日本美国大约都经历了20年的高速发展,如果我国能再有10年,也就是说10年内汽车保有量从5000万到3亿,年均250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