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除草剂具有低毒、无残留、广谱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除草剂品种,年消费量约 80 万吨,占全球农药用量 15%、占除草剂用量 30%。下面进行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草甘膦行业分析表示,近期海外农药补库存,改善国内草甘膦需求。2015-2016 年全球农药行业低迷,孟山都、先正达等海外农药巨头降低库存至最近三年最低水平。2017 年全球迎来农药补库存周期,1-9 月我国农药出口数量 121 万吨,同比增长 14.3%,出口金额34.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7%,出口受益改善明显。
国内草甘膦产能 79 万吨,行业开工率约 60%,主要厂商有泰盛化工 13 万吨、福华化工 12 万吨、新安化工 8 万吨、韦恩 7 万吨,前 4 家企业市场集中度 51%,考虑到行业实际有效产能约 65 万吨,真实集中度更高。同时近年来草甘膦景气低迷,厂商投资减少,加上新建产能审批严格,行业门槛提高,未来新增产能十分有限,供给格局将长期向好。
通过对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014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 72 万吨,2016年增长至 80 万吨,主要需求市场是美国、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等农业大国,中国仅 5-6 万吨。2008-2014 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增加12 万吨,维持低速平稳增长,主要原因是抗草甘膦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未来几年,全球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拉动草甘膦市场需求每年增长 2%-4%。
未来几年全球无新增产能。2016 年全球实际开工的草甘膦有效产能约 120万吨,其中中国 国 84万吨,美国孟山都 27 万吨,其他 9 万吨,行业产能利用率为 67。调研了解到,孟山都未来几年无新增产能,国内草甘膦已被列入限制类投资项目,未来预计不再新批生产许可证,个别企业虽宣布扩产但落地的可能性不大,整体看未来几年全球草甘膦无新增产能。
通过对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海外市场迎来补库存周期,草甘膦出口回暖。我国是草甘膦主要出口国,2016 年草甘膦原药出口接近 31.1 万吨,同比增长20.5%。这是由于海外农化公司在历经两年多的行业低迷期,农化巨头库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去库存基本完毕,行业进入新一轮补库存周期,推动我国出口增加。
海外草甘膦主要生产商为孟山都,草甘膦年产能为 35 万吨。2016年国内草甘膦年产能为 87 万吨,全球占比为 77.7%,主要生产商有泰盛化工、四川福华、新安股份等。由于草甘膦产能过剩,盈利不佳,行业基本停止了扩张步伐。近年来,国内草甘膦开工率降低幅度较明显,从 2011 年的近 69.3%下滑到 2016 年的 55.5%。以上便是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