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全国累计生产农药294.1万吨,同比下降8.7%。其中,除草剂作为最大类的农药品类,领跌了产量走势,为114.8万吨,同比下降19.5%。下面进行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草甘膦行业分析表示,2017年全国累计生产农药294.1万吨,同比下降8.7%。这是中国农药行业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出现产量同比下降的情况。其中,除草剂作为最大类的农药品类,领跌了产量走势,为114.8万吨,同比下降19.5%。
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低迷之后,2017年我国农药行业管理监督政策推新、市场供需结构转变、行业优势资源整合、环保安监重压升级,国内市场在这一年表现出较大的起伏变化。在这样复杂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原药企业还是制剂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机遇也逐渐呈现。
通过对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草甘膦的需求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近几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整体呈平稳增长趋势,2016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1.9亿公顷,同比增长3.0%。草甘膦全球销售额从2009年的48.5亿美元增至2016年56.6亿美元,趋势性增加。
由于百草枯中毒后,没有任何有效的解毒药,对人畜危害非常大。目前百草枯替代品主要有草甘膦和草铵膦等,而草铵膦生产技术难度高,工艺路线比较复杂,国内仅有少数公司能够规模化生产,总产能远低于草甘膦,同时草铵膦生产成本高,价格目前是草甘膦的 7 倍左右。短期来看,替代百草枯首选的还是草甘膦,其将有望填补百草枯退出后的市场空缺。
通过对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生产过程产生污水毒性大。草甘膦合成工艺较为成熟,技术壁垒较小。然而由于草甘膦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具有排放量大、有机物和有机磷浓度高、含盐量高、难降解化合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甲醇、甲缩醛、三乙胺、亚磷酸、盐酸等,较难处理。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草甘膦行业的政策措施,部分企业环保压力大,再加上经营不佳,陆续退出。根据数据,2014 年国内草甘膦产能为 93.6 万吨/年,2017 年产能下降到 84.0 万吨/年。行业呈现产能收缩的态势,并向具有环保优势的大企业集中。从长期来看,环保越发严格,不达标的企业面临限产、关停,行业供给秩序有望优化。以上便是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