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匹 内容详情
布匹市场规模
 布匹 2018-08-29 15:30:55

  截止于2012年广州,中大布匹市场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40多个分场、1.5万余家商铺、1000多间仓库、2万多个交易品种,年交易额达250亿元。以下对布匹市场规模分析。

  上世纪80年代末,上百个在广州海印桥底摆卖毛线的地摊商贩突发奇想,把市场搬到中山大学南门对面,由于毗邻中山大学而且贩卖布料为生,商户们自发将这个规模日益扩大的市场称为“中大布匹市场”。

  从市场设立开始,26年时间里中大布匹市场成为国内布料批发最为响亮的名字,而且缔造了坊间知名的“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的晴雨表。目前,中大布匹市场占地面积8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由52个分场2.3万个商铺组成,直接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带动周边产业的流动人口多达20万人。

  这个庞大的布匹交易“帝国”带来的人口、交通、消防压力极大,由于八成市场主体是个体户,这个“帝国”每年贡献的3亿元税收与其体量极不相称。庞大的布匹“帝国”需要进行一场转型升级的“大手术”,既刺激商圈更合规划规范,又能激励商户自愿改造业态。

  对此,一些批发商们常常会到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去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市场反映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布匹类型和经营策略,以求把握最新的时尚元素。同时,一些批发商们还会同厂家保持密切联系,时刻关注市场回馈。此外,为了更好地判断,有的批发者会将欲上货的布匹制成样衣,关注成衣效果,据此决定进货量,这样虽然增加了成本,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风险。

  现在,市场压力依然很大,而大红门布匹批发市场却以积极的面貌去迎接可能会有的任何市场风险,以重要布匹货源地的面貌傲立于商海之中。

  广州中大布料市场位于海珠区,这里是广州传统的服装布料集散地,其实中大布料市场原本不是广州规模最大的,光复南布料市场几十年前,就在广州经营布料批发,在90年代中期这里一个普通档口都有1个亿的营业额,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营策略问题,中大布料市场逐渐兴起,2003年9月中大布匹商贸城开业后,在广州布料批发行业龙头地位牢牢确立,不管是天雄布料市场,还是海印布艺城,都不能相提并论,中大布料市场的特色是布料和辅料分区经营,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采购。

  在服装行业,东莞是一个可以与广州分庭抗礼的城市,尤其是虎门在布料批发方面,更加专业,更具国际性,虎门的布料批发市场,主要集中在东莞汽车客运总站附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富民布料市场,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其中富民布料市场早在90年代就已建立,是虎门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布料批发市场,有一二三期组成,大小商铺1000多间,甚至很多江浙福建客商都来入驻。

  中大布市业的发展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阻碍,但是经营结构的调整使得市场的恢复期大大缩短,再加上内需的进一步扩大,布市交易已经呈现了良性发展,对于品牌企业谋求的总部战略也对现在有布市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总部经济区的出现就是中大布市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广州长江(中国)轻纺城的正式开业,“中国轻纺总部经济区”形成的条件就逐步成熟。定位为“中国轻纺总部经济区”的广州长江(中国)轻纺城以4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使得中大纺织商圈的容量再扩大了一倍,是集采购交易、国际商贸、现代物流、会展、信息咨询、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等综合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面料、辅料一站式采购交易中心,其超前的设计和规划领先国内同类市场20年。加上将于明年开业的“珠江纺织城”,中大布市的规模将接近于浙江柯桥纺织圈,将出现真正意义上旗鼓相当的“北柯桥、南中大”的中国轻纺业格局。

  目前,中大布匹市场直接辐射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和周边其他省区,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同行业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从产业链辐射来看,上至纺织贸易信息、金融和成衣市场,下到成衣加工厂和衣食住行,繁育出了大量商业网点。整个市场及其周边集结了25万人左右的流动人口和包括5000多家制衣厂在内的3万多家厂场店铺,形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布匹和辅料交易集散地,带动了市场及周边地区制造、运输、仓储、餐饮、中介、租赁等产业的发展,衍生就业岗位近40万个,社会效益非常明显。以上对布匹市场规模分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布匹相关研究报告
布匹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