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苯胺产能约为352.5万吨,2019年烟台万华新增18万吨/年的苯胺装置,致使国内苯胺产能由2017年的334.5万吨提升至352.5万吨,增幅为5.38%。苯胺作为化工厂品中“元老”级别的产品,产能过剩尤为严重。以下对苯胺行业政策分析。
2000-2011年间国内苯胺产能迅速增加,而下游产能增速有限,最终造成了国内苯胺供应过剩的局面。自2011年3月起,国内苯胺已无进口需求,2012年开始,中国苯胺转变为净出口产品。苯胺行业分析指出,为缓解国内供应过剩局面,在我国9%的苯胺出口退税政策的鼓励下,苯胺企业在积极内销的同时,也在大力开拓出口渠道。从2012年至2017年的苯胺出口量来看,国内苯胺出口渠道逐年拓宽,国内苯胺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此轮苯胺行情走低主要是原料稳中下跌、下游需求不佳、企业库存上升等多重利空叠加所致。目前苯胺价格已跌至成本线以内,不排除生产企业下一步将采取限产保价措施。现从两大标准来分析苯胺行业政策。
宏观经济环境。苯胺行业政策分析,2017年至目前,中国经济表现出了相当的韧性,预计企稳回升的走势将延续到2018年。而此轮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全球经济的复苏,使得中国出口由负转正,这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另一个是,国内供给侧改革,促进有效竞争,使得市场价值回归。
中国苯胺市场相关行业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重点行业排污许可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要求,2017年完成石化、焦化、氮肥、印染、原材料药制造、农药等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苯胺行业政策分析,这其中影响到的行业除了作为石化企业的苯胺行业外,还有苯胺的诸多下游行业,比如染料、医药和农药。部分排污不达标企业在方案实施后关停或者减产。
综观全局,尽管今年上半年苯胺市场艰难前行,整个行业处于盈亏线上,但是当前行业利空因素仍然很多,下半年市场价格或继续下行,苯胺企业将越发经营困难。苯胺行业政策分析,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市场将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但同时也给行业内的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未来苯胺行业需加大创新,改进现有生产工艺并进行推广,开发下游配套的新产品、新工艺等,这样才能使去产能之路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