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苯胺行业产能利用率回落至69.4%。目前苯胺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硝基苯催化加氢法、苯酚氨化法、硝基苯铁粉还原法、苯直接胺化制苯胺。以下对苯胺行业环境分析。
早在2011年3月起,国内苯胺就已经不再进口。苯胺行业分析指出,2011-2017年间我国苯胺进口数量为0,2018年我国苯胺进口总量达到19.81吨,2018年苯胺出口数量为21.73万吨,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1.07%。
2005-2018年我国苯胺进出口统计图
苯胺行业经过了近些年来的行业协调和整顿,市场已进入到相对规范的可控范围之内,下游中长期需求持续增长的势头仍未改变。苯胺行业经过了近些年来的行业协调和整顿,市场已进入到相对规范的可控范围之内,下游中长期需求持续增长的势头仍未改变。现从四大背景技术来分析苯胺行业环境。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污染重、色泽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于一种典型的难生物处理的工业废水。当前随着染料工业的发展和后整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助剂、染料的大量使用,导致该类废水成分愈加复杂。苯胺行业环境分析,特别是联苯胺型偶氮染料的使用导致废水中苯胺类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排放印染废水42亿吨/年,每年向地表水环境排放的苯胺高达2200多吨,其中有1800多吨排放在浙江、江苏等工业发达地区的水域。
苯胺行业环境分析,苯胺是最有代表性的芳香胺类物质,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致癌性等特点,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被美国EPA列为优先控制的129种污染物,也被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苯胺在水体环境中稳定性强、难生物降解,能长期残留,传统处理技术难以奏效,即使在低浓度下,仍然需要使用强氧化方法处理,在工业排水中要求严格控制。
苯胺行业环境分析,为促进纺织染整行业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环境保护部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GB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中苯胺类在水污染物中的排放浓度限值,对现有企业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均为1.0mg/L;对新建企业则均为不得检出。
处理苯胺废水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吸附、萃取、膜分离等)、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超临界水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超声波降解法、电化学氧化法等)、生物法(常规厌氧、好氧处理、加压生化、高效降解菌筛选分离)等。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外还发展了一些新的苯胺废水处理技术,例如超声光催化方法、声电联合技术、吸附一双催化氧化技术、电子束辐照降解技术。苯胺行业环境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苯胺废水的处理技术而言,各传统处理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探索低成本、高效苯胺废水处理技术并付诸实践势在必行。从当前的报道来看,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过硫酸盐活化和微波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已成为当前废水的重要处理途径和研究方向之一。
苯胺行业环境分析,我国苯胺行业价格透明、利润缩水,在行情低迷的大环境下,各厂不太可能达成去产能的共识,但未来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会出现新一轮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一些落后产能进行淘汰,进一步浓缩行业精华。各传统企业在排污达标中继续独善其身的同时,得益于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迅速发展的科技力量,国内外销售渠道将逐渐多元化,尤其是在出口业务总结老经验与借鉴新经验行动中,离获得更大的突破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