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工业生产要求的提高,我国试验机市场销售总额每年可高达40亿人民币,2021年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环境模拟”与“精、大、小”,以下是试验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试验机需要在测量、控制、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应用软件方面,特种环境和实际工况模拟方面,在材料、零部件、重大产品、复杂系统、重大设施和重要工程寿命预测等方面取得一定打破。试验机行业分析指出,在进口量非常大的高等试验仪器的研发制造方面获得打破,主要产品要赶上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减少高等试验仪器的进口额度,以高性价比抢占一定的国内外市场份额。
截止到2020年,试验机行业国内工业总产值和销售额达到100亿元金额(含出口额),年增长比例在(10-15)%左右。试验机行业发展前景指出,试验机年度进口额从当前占国内市场销售额的(40-50)%降低到(20-25)%。
在试验空间方面,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实验室扩展到企业的中心实验室、质检部门、生产现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甚至扩展到大气层外的目前市场空间。
在试验方式方面,从单个试样离散方式扩展到批量试样且在线连续、实时、自动化方式。
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很快,诸如导弹、火箭这样的大型结构件越来越多。另外,我国逐步开放3000米以下的低空领域,如此以来,小型飞机的市场需求将会大幅提升,这些都将大大促进试验机往“大”的方向不断拓展。
精度是各种仪器设备永远不变的追求之一,试验机也不例外。试验机行业发展前景指出,与航空航天领域不同的是,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人们需要对一些微小材料、微小部件进行性能评价,如人体骨骼,眼睛的巩膜等生物材料,其感应量在0.1N,二通常的试验机精度很难达到,这就要求厂家能够提供更为小巧灵敏的试验机“精”品。
目前,试验机主要针对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延性、表面与内部缺陷等参数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研究,可以广泛的应用在企业、计量部门、科研院所的现场和实验室,具体领域涉及到航天航空,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包装,车辆制造,电线电缆,纺织纤维,塑料橡胶,建筑建材等各行各业。
我国试验机产业要想取得良性发展,为未来就必须注重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未来试验机试验对象将会从材料、零部件扩展到整机、整车、系统、重大设施和各类工程项目。企业的中心实验室、质检部门、生产现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也将会逐渐应用试验机。线连续、实时、自动化实验方式成趋势,实验理论也会不断提升指导技术创新。未来模块化、系列化、共用化、特种、专业化、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多方向发展试验机,将会成为试验机发展主流趋势,以上便是试验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