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稳步加快,作为最早步入市场经济的建筑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2018年我国建筑行业总产值达到21.4万亿,同比去年增长9.51%,以下是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至2018年,我国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从98.0升至112.2,建筑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从98.4升至115.0,在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趋势逐渐平缓、新签合同额及开工增速渐暖的形势下,行业景气度及企业家信心均有所回升,现从四个方面分析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建筑行业企业数量、建筑业总产值增速起底回升。建筑行业分析概括,18年建筑企业数量达88059个,15-18年增速分别为-0.28%/2.60%/6.10%;18年建筑行业总产值达 21.4万亿,15-18年增速分别为2.29%/7.09%/10.50%。行业规模增速自15年以来有起底回升之势。
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体制和管理模式分自行建设管理和委托建设管理,而委托建设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委托管理”,如代建制、项目管理;二是工程承包,如工程总承包、融资总承包。而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实施工程总承包,既能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又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其作用和意义不容置疑。
我国建筑理念和技术手段升级和创新,为建筑业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创造了条件。建筑行业发展趋势认为,建筑设计为建筑业的前端和核心环节,设计企业在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向下游业务延伸,拓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己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趋势四、组织结构平台化
我国新型理念、技术和业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设计成果标准化、数字化和精细化,从业人员需要具有更加精湛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又要求企业和设计人员具有全方位的综合视野和技能,个体能力己难以胜任。
展望未来,伴随我国社会对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追求,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建筑理念、技术和业态己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建筑行业的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商业模式以及组织结构也随之进行转型和升级。以上便是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