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5G也在我国市场中存在统一的监管政策框架,2019年基站天线的市场规模到达109亿元,相关专利申请量为10637个,以下是5G基站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处于全球前列,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国家。国家整体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大,说明城乡居民的储蓄和可支配收入均有增加。而同时,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增大了支出。5G基站行业分析指出,随着5G的全面发展,我国在5G基站建设的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2019年开始5G基站建设的投资将呈现高速增长。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截至2019年11月中旬,全国已开通5G基站11.3万站,预计三大运营商2019年将开通5G基站13万站。5G基站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2019年11月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推出5G商用服务,覆盖50多个城市,中国移动计划2020年将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地级市,2020年将发展7000万5G用户。为加快5G建设,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明确将推动5G共建共享。
同时,为支持5G基站行业的发展,国家及相关企业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2019年4月25日,广东移动联合近百家5G产业链合作伙伴成立5G产业联盟,2020年在全省实现5G网络覆盖,其中2019年规划5G基站建设1万个;2019年9月15日,山西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政策,提出到2022年,山建成5G基站3万个。
具体来看,全国5G政策类型大致可分为四个方向:一是对5G相关基地建设部署进行支持,以此推进5G网络建设进度;二是对5G技术应用场景进行培育,即促进5G产业与各产业融合发展、协同进步;三是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即加强研发技术,对研发工程进行一定的补贴;四是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保障措施,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5G基站按照单载波发射频率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分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四种。5G基站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宏基站一般指有专用机架的信息塔,可以提供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需要配套机房,可靠性较好,主要用于室外覆盖;微基站则主要用于室内或机场高铁等候区域、商业场所和社区家庭等场景。
预计,2020/2021年5G基站建设规模将迎来大爆发。5G产业标准按部就班推进,网络建设进展快于预期。2019年6月底第一期基站集采招标基本完成,全部采用NSA组网模式,招标量满足2019年完成建成约15万5G基站的目标。在政策和运营商竞争的多方推动下,第二轮集采预计于2019年12月左右启动,判断招标规模在80万站左右,都支持SA独立组网模式,全部在2020年完成建设,以上便是5G基站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