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建材 资讯详情
建筑节能材料迎来“黄金时代”
 建筑节能材料 2014-01-01 09:43:54

  应用节能技术同建筑所处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适用的节能技术也不相同。节能建筑设计有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是把建筑当作封闭系统,尽量减少住宅与外界能量交换达到节能效、果。覆土、遮阳、绿化、围护结构保温均属于此类,一般多用在寒带、热带、外部条件恶劣的地区;另一种是把建筑当作开放系统,以内外环境的能量交换为特征。太阳能、风能利用属于此类,一般用于亚热带、温带地区。由于不同地区四季气候差异很大或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小气候,节能建筑的应用还需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的特点选用适宜技术,最大限度地达到人们生理需求和节约能源二者之间的平衡。

  多年来,我国建筑材料工业围绕建筑节能从生产节能建材产品,开发推广建材节能生产技术,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研究、开发、引进消化、推广了一大批建材生产节能技术和设备。二是研究、开发、消化吸收、生产了一大批节能建材产品。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简单、安全的绿色建筑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据业内人士分析,自2015年1月1日起即将正式实施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可再生能源替代率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全国各省市新能源建筑应用政策的相继发布,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地位的提升,绿色建筑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目前,新能源建筑应用市场大门正在逐渐打开。作为市场主体的众多企业也呈现出较以往更高的热情。作为行业的风向标,本次展会吸引了包括北京建工、北新集团等知名企业。

建筑节能材料

  同时,以“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内容的全球绿色建筑最新技术与产品也一同亮相本次展会。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新能源与绿色建筑应用在产业推进方面尚未实现精准对接,产业模式尚需进一步明确。针对这种情况,组委会特别邀请全国各地方建设部门、墙改办相关部门以及全国的节能协会、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专业人士参观展会。

  绿色建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4年建筑节能方面投入将超过40亿元,到2015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 10亿平方米以上,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提升至50%,绿色新能源建筑将再度聚焦人们的目光。了解更多请查阅《2013-2018年中国建筑节能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发展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真石漆助力建筑保温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和推广已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外墙保温材料脱落致伤事件的频频曝光却让人们对材料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据内部人士分析,事故频发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外墙保温行业较为混乱,部分厂家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气温变化,导致保温层开裂或黏度下降,久而久之,脱落也就不可难免。

  为此,多家企业推出了自己的涂料产品和胶黏剂产品来解决墙体开裂和脱落的问题,真石漆就是其中一种石材替代产品。

  真石漆是由水性耐候性树脂、天然彩色矿石骨料、多种功能助剂复合而成的砂壁状建筑涂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抗裂性能亦很显著,同时具备遮盖墙面细小缝隙的能力,与外墙保温系统有良好的匹配性;此外,真石漆还具有石材幕墙庄重的视觉观感。

  对于外墙保温材料,中国市场上有40多种体系,应用最广的就是上世纪60年代诞生于欧洲的模塑聚苯板,而这些材料在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和气温变化后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定的形变。而真石漆材料则不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厚度,可以承受一定的形变。

  涂料虽然也可以抵抗一定程度的形变,但是由于漆膜太薄,所以抵抗裂缝的能力比较低。此外,由于重量问题,石材无法应用于保温材料上,而真石漆产品则可以模拟出花岗岩等石材的感觉。

  不再“小众”的硅藻泥

  硅藻是一种单细胞的水生植物,分布极其广泛。它们创造了地球上70%的氧气。

  科学研究发现,硅藻土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质地轻软、多孔。正是这种突出的分子晶格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独特的功能,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这种新型的环保墙面材料,不但可以调节室内湿度,更能吸附并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净化室内空气。

  但是,由于硅藻泥产品高昂的价格和独特的造型,一直没有打破乳胶漆和壁纸在行业的垄断地位。而随着近年来行业协会的推广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硅藻泥这一“小众产品”也开始逐渐进入消费者的家庭生活中,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家居环境体验。

  从硅藻泥产品的适用面来看,目前是家装多一些,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是我们主要的客户群体所在地,在全国也都有布局。硅藻泥正在不断扩大影响,并渐渐在家装行业占领了细分市场,同时在公装领域也开始得到了应用。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建筑节能材料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