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告网了解:近日,公务员涨薪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2014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提出了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该提案成为了网友炮轰的靶子,有2万多网友跟帖,骂声也是铺天盖地的袭来,媒体更更是把该事情描述成“委员建议公务员涨薪挨万人骂”。
在我国,公务员工资到底高不高?还真是个看似说不清、其实又很简单的问题。对于体制外的人来说,公务员待遇好、收入稳定、地位高,“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是过去老百姓给公务员画的像,至今仍没有淡化的迹象。倒是那些下岗工人、农民工的工资还比较低,是时候该涨涨了。日前,有媒体抽样2000条网民发言显示,反对公务员涨薪的意见超过半数。而对于体制内公务员,我相信大多数人高度一致的看法是:确实不高,绝对不高!打这个感叹号的用意在于强调他们说这话时激动的神情。
其实何委员有严格的界定,是建议“给基层公务员逐步涨工资”,可愤怒的网友才不管这些,只盯着那个刺激自己的字眼,而不顾语境和约束。应该理性地看待“公务员涨薪”这个话题,而不要陷入“逢公务员必反”的“中国式乱骂”。
第一,从实际出发,弄清公务员真实的收入状况,而不是靠想像和偏见,不要打断公务员的抱怨,应该耐心地听他们讲完,毕竟这个问题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公务员群体在舆论上其实是一个弱者,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很少真正听到来自他们的声音。
第二,不要笼统地把公务员当成一个全称判断使用,这个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分化,基层和上层、上海和青海、地震局和发改委的公务员之间的差别,比“公务员”和“务工人员”之间的差别大得多。别说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甚至同一个办公室的区别都很大,三个闲成猪,两个累成狗,收入也因级别有不小差别,不能不加区分地乱骂一通。
如何让这种“加薪提案”诉求成为现实,是当下值得反思并解决的问题。国家应进一步健全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增强公务员工资待遇的透明度,创造出一个让群众信服的加薪环境,如铲除公务员灰色收入的土壤、晒晒公务员工资收入等,以消除群众对公务员的误解。作为一名公务员,应改进作风,牢固树立“勤政廉政”的执政理念,深入群众并切实为群众服务。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社会监督,让公务员的各项工作及言行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让群众看得真切明白,认同理解。
只有在这样的语境下,提出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才不会引来“骂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