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近日表示称,武汉5年内的建设计划将花费20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单单武汉一座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就与英国全国更新和改善基础结构的支出相同,其资金和实力会使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自惭形秽。
武汉曾以2037.05亿元的债务余额,被指为“中国负债最高的城市”,当地主要投融资平台近期亦被下调信用等级。根据报告网整理的一份《对湖北省武汉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报告,截至2012年6月30日,武汉债务余额达2037.05亿元,负债率相当于国际通行标准的1.36倍,政府2年内每天需偿债1亿元。
武汉市政府每天需偿债1亿元,而最新公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榜单”却显示,武汉市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978.52亿元,远远落后于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位居全国第8位。不难想见,这每天还债一个亿,势必要挤压公共财政中民生支出的空间,短线而言,对武汉市民未必就是利好。
再说,大规模城建,最后还是由老百姓来埋单。据分析,地方政府还债主要有几个来源,包括土地收入、国企收益、税收以及罚款等非税收入。卖地也好,税收、罚款也罢,其实都得靠老百姓来掏腰包,颇有些“我请客,你埋单”的况味。
尤其是在这种“豪可敌英国”的大规模城建背后,到底有没有、有多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在推杯换盏中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着,我们自然无从得知。只是地方政府这么迫不及待地“满城挖”,在为数众多的城建合同、形形色色的房地产投资项目背后,监督工作是否缺位,权力的运作是否被“关在笼子里”,还是难免不让人打个问号。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历史上重大事件都出现两次,“第一次以悲剧方式出现,第二次以喜剧形式出现”。所以,当我们看到这种“豪可敌英国”的城市建设“大跃进”时,我们看到的又何尝不是一场轻喜剧呢?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近日表态称,武汉5年内的缔造计划将花费20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单单武汉一座城市在基础设备上的开支,就与英国全国更新和改善基础规划的开支相同,其资金和实力会使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妄自菲薄。
武汉曾以2037.05亿元的债务余额,被指为“中国负债最高的城市”,当地首要投融资途径近期亦被下调信用等级。根据报告网获悉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6月30日,武汉债务余额达2037.05亿元,负债率相当于国际通行标准的1.36倍,政府2年内每天需偿债1亿元。
武汉市政府每天需偿债1亿元,而最新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榜单”却发现,武汉市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978.52亿元,远远落后于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位居全国第8位。不难想象,这每天还债一个亿,势必要挤压公共财政中民生支出的空间,短期而言,对武汉市民未必就是利好。。
再说,大规模城建,结尾仍是由老百姓来埋单。据宇博置业、报告网分析师分析,地方政府还债首要有几个来历,包括土地收入、国企收益、税收以及罚款等非税收入。卖地也罢,税收、罚款也罢,其实都得靠老百姓来掏腰包,颇有些“我请客,你埋单”的味道。
尤其是在这种“豪可敌英国”的大规模城建层面上,终究有没有、有多少“权钱生意”、“权色生意”在推杯换盏中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着,百姓无从得知。只是地方政府这么迫在眉睫地“满城挖”,在为数众多的城建合同、形形色色的房地产出资项目反面,监督工作是不是缺位,权力的运作是不是被“关在笼子里”,仍是难免不让人打个问号。
想了解更多建设行业相关报告请阅读报告网的《2011-2015年中国经济适用房建设深度评估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