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业整体对于经济的贡献在逐步下行过程之中,因此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投资工业化必须把握其内部结构性的变化趋势,紧抓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摒弃夕阳产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已经为未来工业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从具体2013年投资策略而言,七大产业中我们最看好的三个领域是生物医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的国防科工以及新技术投资领域的新能源、新材料和网络技术中的交叉部分。
首先,生物医药制造业是目前战略新兴产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产业。虽然战略新兴产业的总体规划刚刚确定,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目标提出至今已有两年,在政策支持下这些战略行业的盈利能力普遍好于工业行业的整体水平。其中盈利能力最强的即为与生物医药相关制造业。生物医药行业的销售毛利率从2009年开始便一直领先于其他行业,虽然2011年受中国经济整体环境的影响有所下滑但目前仍在高位,而且从其行业的子板块来看,近三年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动物用药品制造业以及中药材加工业的销售毛利率都要好于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水平。
其次,国防科工明年增加专项投资可能性较大。虽然国防军工的实际支出规模逐年上升,但与总的财政支出相比其占比一直呈下降趋势,2011年国防支出6000亿元,较2010年多增700亿元左右,不过与财政支出占比却下降到5.52%,再创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受此影响A股市场的国防军工板块也一直表现平平,2012年仅有几次事件驱动下的交易性机会。我们认为2013年这种局面可能发生改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从根本原因上分析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是国防方面在较长期的相对和平环境下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中国一直以和平外交为政策方针,但这需要有坚强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国防军工或在未来跟随装备制造升级的趋势扩大投资规模;二是直接原因上,2012年邻国与我国的领域争端有所升温。
第三,新技术投资亦须看政策支持力度,新能源、新材料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可能引发属于中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少专家和学者认为,目前世界正面临着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合期,科技创新与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直接和密切,创新与突破将创造新的需求与市场,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而且为了应对这种变革,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了积极的部署和行动,美国计划将3%以上的GDP用于研究和开发,促进清洁能源、医学和保健体系、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日本提出了“ICT新政”,旨在3年内创造100万亿日元规模的市场新需求,推动相关领域的产业结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