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国内
焦化行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5月,重点统计的700多家炼焦企业主营业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6.2%,亏损面占44%的300余家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64.54亿元,而山东、山西等地焦企亏损面已达八成以上。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行业普遍亏损的环境下,焦化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更加突出。目前在国内的焦化企业中,三分之二的都是独立焦化企业,大部分为民营资本,在融资和盈利能力方面先天不足。
独立焦企在"煤-焦-钢"的产业链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其原料成本及产口销售价格均由上下游企业来确定。
钢材需求的减少直致钢价下跌,钢厂为保护其自身利润,纷纷下调焦炭采购价格,而煤矿又不愿意下调焦煤的价格,导致焦企的利润空间被两边的"夹板"压得极为有限。同时,钢厂方面由于自身资金也有限,结款缓慢,这对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焦化企业来说更上雪上加霜。
当焦煤的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时,大型焦钢企业的炼焦煤采购成本较高,焦化企业的资金风险敞口会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