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服装纺织机械 资讯详情
我国纺织机械现状分析
 纺织机械 2012-01-01 14:16:00
       对于今年的棉纺织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欧债危机难以缓解、美国经济增长滞乏致使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海外市场需求难振,纺织出口面临困难,在形势仍未反转、行业难以复苏的情况下,2012年棉纺织市场仍不乐观。这也意味着棉纺机械市场仍将呈现"粥少僧多"的激烈竞争局面。在这种形势下,纺机生产企业倘若无法提升改进设备性能,满足纺织企业日益提升的市场需求,今年将会遭遇更多发展困难。

     去年,并条机市场整体销售旺盛。虽然今年公司并条机订单回落,整体不如去年,但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沈方勇认为,今年的订单数量才是纺机业正常年景的客观反映,而去年销售的异常火暴属于超常规现象。

     “2011年纺机市场火暴,归根结底还是下游纺织市场投资拉动效应的延续,很多企业2010年就建好了厂房,去年自然要继续完善扩充设备,整体来看,扩建项目对纺机市场的带动效应远大于改造项目。去年公司的并条机订单达到400台左右的数量,加班加点都做不完,而今年纺织行业投资热潮已过,将回落至理性区间,因此预计公司的并条机订单量会回归到200台左右的正常光景。今年在整个行业步入调整期的背景下,纺机企业要有平常心。”沈方勇说。

     近两年受化纤投资热潮影响,化纤设备订单情况一直不错,去年呈现销售旺势,特别是长丝设备生产企业,几个主要设备厂交货计划均已排到2013年,一些设备及配件甚至要2014年下半年才能拿到货。

     不过,由于化纤产能增长较快,因此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与燃料动力等成本也日渐加大,当化纤行业投资逐步回归理性时,化纤设备市场也将随后出现订单减少的局面。因此,虽然今年化纤设备生产企业仍有一定的订单支撑,但为自己的发展预留研发储备与升级空间亦是刻不容缓。

      调整提升趁当下

     在去年12月举行的全国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座谈会上,纺机设备销售下滑局面今年仍将持续的推断就成为与会企业负责人的共识。许多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要利用市场回落的这段调整期,进一步完善产品的技术性能,改进现有产品质量,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为下一轮市场的回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没有忙不完的订单压身,纺机企业似乎可以更加从容地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划,有条不紊地做好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

     “今年天门纺机的主要任务是扩规模、夯基础、强实力。公司要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整体向天门纺机工业园的搬迁工作,这项工程放在销售旺年是没时间做也不可能实现的。在产品方面,公司会调整完善现有的生产线,进行工艺工装改造,实现现有产品的提档升级;同时研发储备一批新品,包括并条机与非并条机产品,积蓄实力。这一轮市场波动让企业看到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在生产任务不紧张的今年,公司会将企业内部培训常态化,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大规模招聘,吸收应届毕业生及高级工程师人才,加强人才储备工作。”沈方勇说。

     此外,拓展海外市场、打造纺机品牌,也被不少纺机企业提上了今年的发展日程。有些事只适宜在市场低潮期来做,有些事也必须要趁着市场低潮期来做。经历了几轮市场波动的纺机企业已然更加理性,调整提升趁当下,这样市场高潮到来时方能顺潮而起,与潮共舞。

     比较优势赢市场

     2011年,棉纺机械市场需求突出了高效、减少用工两大设备性能,以适应纺织企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因此,能满足企业减少用工、智能化生产需求的自动络筒机、细纱长车等棉纺设备的市场需求强劲。自动络筒改造电子清纱器由于迎合了自动络筒机旧机改造的市场需求,也成为市场宠儿,如江苏圣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络筒电子清纱器就实现了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最高销售量,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虽然整个纺织市场投资在降温,但纺机高端市场与中低端市场之间显然仍有一定的需求温差。从比较优势来看,高端纺机器材产品今年的日子显然要比大路货产品更加好过。

     2011年之前,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当家产品一直是FA317并条机。去年面对市场高峰,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应时而动,将2008~2009年期间研发储备的TMFD81型并条机新品一举推向市场。虽然该设备价格较同类设备更高,但由于性能优秀,因此客户抢着要,较高的利润也将天门纺机赚了个盆满钵满。

     由于纺织行业的产业链长,因此各类纺机设备的市场表现也不尽相同,不大可能放在同一个天平上进行量化比较。不过,在同一类纺机设备市场,订单的多寡优劣就在产品的比较优势上显露无疑了。有质才有量,产品性能优于同类产品,就会带动产品订单量在一定市场总量内的相对提升,这在今年相对理性的纺织投资环境下尤其适用。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纺织机械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