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以机器人市场为例,2009年我国各行业新装配工业机器人约8000台。未来工业机器人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如富士康集团宣布将在3年内新增100万台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取代低阶员工,总投资预计高达1000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国内高档数控机床市场增长显著。1-4月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7.69万台,同比增长45.1%,增速达到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速的两倍左右,数控化率提高至31.3%。
“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十二五”期间机床装备数控化、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业内人士表示。
“智能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曾对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做过如此分析和预测。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日期的临近,对于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日前获悉,经过意见征求和专家论证等阶段,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等待国务院审议发布。该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重点领域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随着该规划出台日益临近,有关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蓝图越来越清晰,其巨大的市场前景充满诱惑。
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智能制造装备通常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智能制造装备具体包括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专用装备等四大类产品。
据业内人士介绍,四大类产品中智能专用装备应用领域最为广泛,涵盖大型智能工程机械、高效农业机械、智能印刷机械、自动化纺织机械、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机械、石油石化机械、煤炭综采机械、冶金机械等各类专用制造装备,利用智能专用装备能够实现各种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绿色化,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对于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重点,即将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智能制造装备要突破新型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等核心关键技术,推进制造、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支撑国防、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发展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