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固废处理 资讯详情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前景广阔
 建筑垃圾 2011-01-01 11:41:46

    据悉,往瓮涧河倒建筑垃圾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年,河流上游一些地方的建筑垃圾已经完全将河道堵住了,但一直无人过问,情况愈演愈烈……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不仅为城市带来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不知从何时起,建筑垃圾成了从官员到普通百姓都闻之色变、头疼不已的问题。城市要和谐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建筑垃圾“变身”新型建材 前途一片光明

    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5.5亿吨,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如此巨量的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分类,便运往郊外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甚至很多河流也成了建筑垃圾倾倒场。这种处理方式在占用了大量土地、河流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特别是由于缺乏有效分类,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和油漆等物质不仅难以降解,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长埋地下会造成地下水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结构。

    事实上,对建筑垃圾并非无计可施,若将其进行有效处理,多可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带来显着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而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是减少建筑垃圾的最好方式。国外许多国家已经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这些国家,建筑垃圾是一种资源,造就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经高达95%。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尚处在探索阶段,资源化率仅为5%。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垃圾到2020年预计将达50亿吨左右,如果能把这些建筑垃圾充分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价值。

    资源化再生利用切实可行 各方积极探索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科学处置和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对于节约资源、净化环境、美化城市的重要性,同时意识到了潜在的市场前景,相继开展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科研院所作为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探索的急先锋,为企业和政府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行动的展开提供了技术支持。据了解,设立在昆明理工大学的国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已有一套成熟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果,可以将建筑垃圾制成道路结构层材料、墙体材料、市政设施等新型环保节能产品用于城市建设中,并已经得到生产应用。此外,由同济大学、上海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建筑建材业技术创新联盟,也已经开发出封闭模块组合式建筑垃圾处理再生骨料回收系统,探索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纯化技术、大型化技术、环保化技术3大技术瓶颈,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为100万吨。另外,有一些建筑垃圾处理企业也在实践中找到了出路,比如潍坊三建集团就已经成功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出新型建材。

    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全国各地就上演了数起乱倒、偷倒建筑垃圾的闹剧。8月16日,8吨建筑垃圾深夜倾倒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个市场门前;8月17日,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公园南大门门口被悄悄堆放了近100吨的建筑垃圾,堵塞了公园南大门;8月18日,有人发现北京市永定河一个闸口被建筑垃圾包围,堵塞了河道。而在同一天,河南省焦作市瓮涧河河道几乎快成为垃圾场的消息。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建筑垃圾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