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新能源规划由国家能源局牵头;节能环保规划由发改委环资司牵头;新材料与生物制药规划由发改委高新司牵头;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规划由工信部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由工信部与发改委共同制定。科技部等有关部委也参与了规划制定。
“目前有关部委已将各自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内容汇总到发改委,由于总报告的制订工作仍未结束,所以总报告和七个规划公布的时间会在今年9月份。”
工信部有关人士最近表示,从新兴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和推进层次来看,预计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委参与起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报告以及面向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规划》正陆续上报国务院,9月开始对外公布。根据规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四个定位为支柱产业,三个定位为先导产业。七大产业链将引领中国在未来十年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周期。
从有关“十二五”规划意见稿中看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规划完整、清晰,共有45个细分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点出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高端软件及服务器。
参与规划起草的工信部有关人士表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子行业中,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从上游的材料、设备,到下游的电视、笔记本、手机、显示屏等市场空间巨大。手机触摸屏渗透率猛增,iPad风靡全球,iPad-LIKE平板电脑即将推出,时时处处都能感触到这个行业如火如荼的前景。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工业和建筑是我国目前能耗最为集中的两个领域,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显得非常重要。环保行业属于公用事业(2077.410,-6.13,-0.29%),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核心推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额预计达3.1万亿元,环保产值有望超过2万亿元。
据透露,规划中的节能环保产业链条涵盖六大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污水配套管网建设能力20万吨,新增污水处理规模9000万吨,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5000万吨;新增污泥日处理能力4.7万吨;新增垃圾填埋日处理能力25万吨,新增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15万吨;新增燃煤电厂脱硝设施1.8亿千瓦;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试点;支持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十二五’规划建议从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两个角度谈及高端装备制造,这意味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伟大转变。”周子学表示。我们注意到,《规划》明确了未来高端装备制造的五大重点领域,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制造与应用、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