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结构性调整特征,开发投资、销售及资金状况均显现出深度调整趋势,技术应用在行业转型中逐渐凸显其支撑作用。以下从多维度解析房地产市场现状与技术融合方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2025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3563亿元,同比下降14.7%(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56595亿元,下降13.8%。这一数据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市场环境变化下的深度调整,同时技术手段如智能建造、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在施工管理中的渗透率提升,可能成为未来降本增效的关键路径。
数据显示,1—10月房屋施工面积6529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55253万平方米,下降9.7%。新开工面积49061万平方米,下降19.8%,而竣工面积34861万平方米,下降16.9%。产能收缩背景下,建筑机器人、装配式技术的应用或成为推动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的突破口。
1—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住宅销售面积降幅达7.0%;销售额方面,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元,下降9.6%,住宅销售额下降9.4%。销售端的压力促使房企加速数字化转型,VR看房、AI精准营销等技术应用在客户触达与转化中逐渐普及。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8853亿元,同比下降9.7%。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等主要渠道均呈现收缩态势。其中,个人按揭贷款降幅达12.8%。技术驱动的新型融资模式,如区块链资产证券化、智能风控系统,或为行业资金压力缓解提供潜在解决方案。
10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国房景气指数)为92.43,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在行业整体承压的同时,绿色建筑技术、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家居集成等技术应用逐步成为房企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要素,推动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2025年1—10月的房地产行业数据表明,投资、销售、资金等核心指标持续下行,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与此同时,技术应用在施工管理、销售服务、融资创新及产品升级等环节的渗透,为市场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与可持续发展将依赖于技术驱动的效率提升与模式创新,行业需在政策引导与技术赋能的双重作用下探索新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