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尿素市场面临出口需求增长与库存高位的双重博弈。尽管第四批出口配额的发放及印度招标为短期去库提供支撑,但全年出口总量受政策限制,叠加产能扩张与成本端的不确定性,市场供需平衡压力仍存。本文通过量化分析供需动态及海外格局,探讨尿素价格走势的潜在逻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尿素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11月,尿素出口总量达281万吨,全年出口上限为425万吨(参照2023年政策),剩余配额约144万吨。第四批至第五批配额合计120-130万吨,若全部兑现,预计未来两个月可去库约50万吨。但当前尿素库存已处于历史高位(148万吨),单月去库25万吨难以扭转累库态势。
从供需结构看,2025年11-12月需求端表观消费量预计1139万吨(同比增7%),而供应端产量达1177万吨(同比增8.2%),供需基本平衡。若供应增速维持年初的11%,过剩量将扩大至69万吨,进一步加剧库存压力。
全球尿素产能增速达3.5%,2025年新增产能约850万吨,中国与海外各占半数。国内重点企业受新投产项目推动,供应端竞争加剧。海外方面,印度通过“复兴计划”提升自产能力,年度进口量从2020年的千万吨级降至600万吨,其招标对我国尿素出口的依赖度下降。
中国尿素出口流向呈现分散化趋势,印度占比从50%以上降至当前水平,中东、东南亚等市场分流部分出口量。这种变化虽缓解单一市场风险,但也削弱了印标对短期价格的刺激作用,企业需更依赖国内库存管理策略。
成本端呈现“强现实弱预期”特征:当前煤炭价格高企支撑生产成本,但2026年气头产能修复及新增煤头装置投产或压制长期价格。取暖季气头企业减产短期支撑供应收缩,但中长期产能释放压力显著。
综合供需与成本分析,2025年底尿素价格中枢面临下行压力。尽管出口配额释放短期提振市场情绪,但供需宽松与成本端的边际走弱将主导中性偏弱的价格预期。
2025年尿素市场在出口增量与产能扩张的双重作用下,供需紧平衡状态持续。重点企业需关注政策导向与海外需求结构变化,而价格走势将受制于库存消化速度及成本曲线的演变。短期出口利好难改中长期弱预期,企业需加强库存管理与成本控制,以应对市场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