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加速布局,重点企业依托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在交通领域探索低碳转型路径。重庆作为西部物流枢纽,通过构建新能源重卡"全域协同"运营网络,成功将零碳运力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初,重庆永川区率先投运100台电动重卡,打造西南首个一体化示范项目;2025年4月铜梁项目接力推进,推动川渝零碳物流产业协同。至2025年11月,合川项目正式投运,新增100台电动重卡及配套光储充换一体站,标志着西部首个"网状覆盖"运营网络全面落地。项目采用"光伏+充换电"一体化方案,单次换电仅需3分钟,效率较传统充电提升超80%,清洁电力自供率达100%。
为支撑新能源重卡超充网络建设,电力部门专项投资360万元建设配套电网工程,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国网重庆电力公司提前完成站点供电能力评估与升级改造,依托省级超充数字监测平台强化设备监管,计划五年内建成200座重卡兆瓦级超充站,系统构建全市"一张网"供能体系。截至2025年,重庆已形成覆盖"车、站、电、后市场"的全链条闭环运营体系。
合川项目成功将新能源重卡系统接入区域大宗物资运输主网,为建材、造纸等产业提供全程零碳物流服务。通过"全域协同"网络布局,重庆新能源重卡运营网络正向两江新区、江津区等区域延伸,预计到2025年底将实现北部物流枢纽全面覆盖。这种"绿电+零碳运力"的创新模式,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北向枢纽提供了可复制的低碳解决方案。
重庆凭借政策引导与重点企业创新实践,率先在西部构建起新能源重卡规模化运营网络。通过政企协同完善基础设施、依托技术创新提升补能效率、深化区域产业链协同,不仅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转型,更为全国交通领域低碳发展提供了可量化的实践样本。随着200座超充站建设目标的推进,重庆正加速形成"零碳运力+智慧电网"的协同生态,持续引领新能源重卡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