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我国工业领域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政策调控与市场供需的联动效应持续显现。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省份,辽宁省8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IPI)数据显示出关键性变化趋势,为研判区域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工业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8月,辽宁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5%,较7月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环比微涨0.1%,涨幅较前一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同期购进价格(IPI)同比下降6.1%,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且环比由跌转升,上涨0.3%。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在国家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工业领域供需关系正逐步改善,市场预期趋于稳定。
从部类划分看,8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4%,其中采掘工业降幅达8.8%;原材料工业下降4.6%,加工工业相对平稳仅降1.5%。相比之下,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大幅下跌9.6%,食品、一般日用品及衣着等类别跌幅均超2%,耐用消费品更是下挫16.9%。这种结构性差异反映出居民消费需求疲软对终端工业品市场的冲击,同时也凸显政策层面对民生领域保供稳价的迫切需求。
在九大类工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涨2.2%,纺织原料类增长1.1%;而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6.9%,燃料动力类降幅达10.6%,农副产品类跌10.5%。这种分化走势既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影响,也与国内环保限产政策下高耗能行业产能收缩密切相关。例如化工原料类价格同比下跌8.1%,直接关联到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进程中的成本控制压力。
工业经济修复动能显现,结构性挑战仍需关注
综合数据可见,辽宁省工业领域正经历需求端回暖与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双重过程。尽管出厂及购进价格降幅收窄释放出积极信号,但生活资料价格断崖式下跌、部分原材料成本倒挂等问题仍需警惕。未来政策应进一步强化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和绿色转型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