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呈现结构性复苏特征。其中,二手房交易规模同比显著增长,但月度波动凸显市场竞争加剧的态势。在政策环境稳定、刚需释放与改善需求并存的背景下,二手房市场的供需动态成为观察行业趋势的关键窗口。本文结合最新数据,剖析当前二手房成交结构、竞争格局及未来走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二手房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二手住宅累计录得35,106套交易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7%。尽管6月单月成交量环比微降3.2%至5,546套(同比仍增4.5%),但上半年月均成交突破5,000套大关,整体运行态势稳健。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房市场呈现“V型”波动:春节后需求集中释放推动“金三银四”成色充足,随后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小幅回落,但全年总量仍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
截至2025年6月底,深圳有效在售二手房源达73,858套,环比增加2.9%(新增2,067套)。自春节复工以来,市场供给端持续活跃,反映出业主对价格预期的调整及加速去化意愿。这一趋势与成交规模增长形成呼应,但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仍需关注后续价格策略与客户需求匹配度。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小于90平方米房源成交占比较2024年同期下滑5.5个百分点至55.9%。尽管小户型仍为主力,但改善需求的逐步释放为大户型及中高端二手房市场注入活力。这一结构性转变或与居民收入恢复、置换意愿上升密切相关,未来竞争焦点将转向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
同期,深圳预售新房成交16,522套(同比增长11.9%),其中住宅贡献15,101套(增24.4%)。新房市场的热度对二手房形成分流效应,尤其在中高端客群争夺上更为显著。然而,二手房凭借区位灵活性、价格透明度等优势,在刚需及改善型客户中仍具竞争力,两者共同支撑着深圳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活力。
短期内,深圳二手房市场竞争将围绕价格调整、服务升级和客群细分展开。若宏观经济持续回暖且信贷环境稳定,下半年交易量有望保持平稳;但需警惕供给端扩容带来的议价压力。长期看,在“房住不炒”基调下,二手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依赖于供需结构优化与政策引导的有效结合。
总结
2025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呈现二手房成交活跃、刚需与改善需求并存的特征。尽管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博弈更加复杂化,但整体规模扩张及结构转型为行业注入信心。未来需关注政策调控节奏、金融环境变化以及购房者预期调整对市场的持续影响,以把握“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