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中国化妆品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上海口岸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出口总值达253.2亿元,占全国同类商品的35.6%,而上海市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0%,达到562.46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的化妆品产业与消费中心,上海正通过政策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品牌提供更高效的贸易环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海关针对上海“东方美谷”发布的11项支持措施中,检验流程的革新尤为显著。基于地方政府“白名单”,出口化妆品在抽样后即可放行,小规格产品取样策略得到科学调整,进口半成品分装后的复出口流程也进一步简化。这些举措将通关时效缩短约30%,使企业能够更快响应国际市场变化。
通过落实进口化妆品分类监管理念,海关简化了专业展会参展产品入境手续,并优化了国际间化妆品调拨的检验要求。例如,跨境美妆品牌可凭借采信机制快速完成合规认证,而首发新品的通关周期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此类创新直接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为上海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提供支撑。
在服务端,海关强化了进口检测技术研发支持,并降低高级认证企业的抽检比例,同时探索远程查检模式提升属地监管效率。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奉贤区“东方美谷”化妆品行业产值达145.3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全市产业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未来,关地协同机制与标准法规体系将进一步推动本土品牌国际化。
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持续巩固。2025年数据显示,其化妆品类零售额仍保持增长态势,且口岸进出口规模稳居全国首位。随着11项措施落地,预计到2026年,上海将新增超百家美妆研发及贸易企业入驻“东方美谷”,带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
总结
从检验优化到监管创新,再到服务升级,海关支持措施正重塑化妆品行业的全球竞争力格局。通过缩短通关周期、降低合规成本并强化标准对接,上海不仅巩固了其作为国内最大美妆枢纽的地位,更在国际市场中树立了“中国品质”的标杆形象。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与产业链生态完善,中国化妆品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