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6月,中国宠物行业已从2015年的978亿元市场规模跃升至当前的万亿级赛道。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行业总规模达5928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1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25%以上。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消费升级形成合力,推动宠物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细分领域。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宠物行业自2015年以来呈现指数级发展,市场规模以年均25.4%的速度扩张。至2023年,宠物食品、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共同支撑起近6000亿元的市场体量,并预计在2025年突破8114亿元大关。这一增长不仅源于养宠人群扩大与消费升级,更受益于政策对国产供应链的扶持和技术革新带来的产品迭代。例如,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手段推动本土宠物食品品牌崛起,加速替代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
当前,线上平台已成为宠物食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但线下场景(如宠物医院、社区店、商超专区)仍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近30%的消费者更倾向通过线下渠道购买高单价或需要专业指导的产品(如处方粮、医疗用品)。行业观察表明,头部品牌正加速布局“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模式:一方面通过直播电商触达年轻客群,另一方面依托实体门店提供宠物美容、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这种双线融合策略将成未来3-5年产业竞争的关键赛道。
从智能喂食器到基因检测服务,技术创新正重塑宠物消费场景。2024年数据显示,含物联网功能的宠物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7%,而针对不同品种、年龄、健康状态的定制化产品矩阵已覆盖超半数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科学养宠”的认知提升催生出高端化需求:功能性主粮占比从2019年的8%升至2024年的23%,宠物保险渗透率突破5%。这些变化推动产业链向“数据驱动研发-精准营销-全周期服务”模式转型,倒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与生态协同能力。
随着《宠物饲料卫生规范》等国家标准的完善,行业准入门槛逐步提高,加速淘汰中小散乱产能。2025年最新政策明确要求建立宠物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并对跨境宠物食品实施更严格的检疫标准。这一背景下,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本土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头部品牌通过自建农场、实验室实现原料可控,部分企业已将成本压缩至进口品牌的70%以下,同时在营养配方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结语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中国宠物行业已完成从“萌宠经济”到“科技驱动型产业”的蜕变。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渠道模式的创新迭代、政策红利的技术转化,共同勾勒出千亿级赛道的进化图谱。未来,随着银发经济与单身人口增长催生更多细分需求,叠加AI、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突破,宠物行业或将诞生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