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能源 资讯详情
智能电网赋能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AI技术驱动服务升级与可靠性保障
 电网 2025-06-05 22:36:3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深化"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背景下,我国正加速推进用电营商环境现代化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聚焦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推动电网企业以技术创新优化服务流程、强化供电保障能力。随着数字孪生电网建设和光明电力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的落地,用户办电效率显著提升,故障响应速度持续缩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数字孪生电网驱动智能办电新模式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网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电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深化"人工智能+办电"应用,通过构建与物理电网完全映射的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供电方案智能化生成。该技术结合客户用电需求和电网资源信息,快速匹配最优接电路径并提供多套方案比选功能,使报装流程更高效、透明。例如,在江苏省已有超过5万个电力接入项目应用智能生成技术,方案制定时间较传统模式压缩超50%。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加速企业投产进程,还为分布式能源接入提供了灵活支撑。

  二、AI赋能客户服务体验升级

  在客户服务领域,电网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化服务网络提升用户体验。线上渠道如95598和"网上国网"平台引入智能语音交互、文本识别等技术,实现24小时精准响应;线下营业厅部署智慧终端设备与"数字员工",可自主完成电费缴纳、故障报修等高频业务处理。以北京通州试点为例,AI系统通过实时分析停电数据,将抢修平均耗时缩短约20分钟,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三、主动式电力保障体系构建

  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电网企业依托光明电力大模型强化主动运维能力。通过动态拓扑技术精准识别故障点位,并联动"网格化"抢修队伍实现5分钟快速响应。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已完成510个频繁停电区域治理,今年将继续推进问题台区"整线成片"改造工程,力争实现全国范围内频繁停电动态清零。在迎峰度夏期间,通过跨省电力互济、需求侧响应等综合措施,可确保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平衡。

  四、夯实配电网韧性提升供电可靠性

  国家能源局重点推进配电网网架结构升级,优化投资方向向农村及老旧小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供电差距。2024年计划完成1.2万公里老旧线路改造,并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应用,将年平均停电时间再压缩8%以上。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状态监测系统等数字化手段,配电网故障预防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总结与展望

  当前我国用电营商环境优化已进入"AI+电力"深度融合发展新阶段,数字孪生电网、光明大模型等技术突破正重塑传统服务模式。从缩短办电周期到提升抢修效率,再到构建主动式供电保障体系,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用户获得感,更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迎峰度夏保供措施的全面实施和配电网韧性工程持续推进,一个更安全、高效、智慧的现代化用电生态正加速成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电力保障。(数据截至2025年6月)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电网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