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7日
贵州新能源领域再迎突破:首个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助力"双碳"目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光伏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日,贵州省贵安新区在新能源建设中取得重要进展。随着110千伏卡猫线的正式投运,该区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项目——猫落孔、马家山光伏电站在黔南州长顺县成功并网运行。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区域电力供应提供了清洁替代方案,更以创新技术应用和快速建设速度成为贵州省新能源发展的标杆案例。
猫落孔、马家山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80兆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5亿千瓦时。其产生的电力可满足约20万户家庭的年度用电需求,并实现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万吨的目标。该项目采用"集中开发+高压并网"模式,通过新建35千米110千伏输电线路接入贵安新区林卡变电站,显著提升了新能源电力的输送效率和稳定性。
从项目立项到成功并网仅用时11个月,这一速度刷新了贵州省同类光伏项目的建设记录。通过优化电网接入流程,相关单位严格落实"应并尽并、能并快并"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大幅缩短施工周期。截至当前,贵安新区已批复新能源项目总数达34个,总装机规模突破3800兆瓦,展现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的强劲势头。
在加速推进现有光伏项目的同时,贵安新区正谋划更深层次的绿色实践。"多站合一预制舱智慧开闭所示范区"可行性研究已完成,计划在原35千伏湖坝变电站旧址建设集配电、光伏、储能及能量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该示范工程将采用预制舱模块化技术,在缩短施工周期约30%的同时实现100%绿电供应,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总结:
从高效并网的280兆瓦光伏电站到规划中的智慧能源示范区,贵安新区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打造新能源发展的立体化样本。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加速了区域清洁能源替代进程,更为贵州省乃至全国探索低碳转型路径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更多新能源项目落地和智慧电网技术的深化应用,贵州在绿色经济赛道上的竞争力将持续提升,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