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内容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推进,绿色金融在基建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近期宣布其2024年发行的首支绿色公司债券即将进入首个付息周期,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企业对投资者权益的保障,也为行业绿色融资提供了标杆案例。本文聚焦该债券的关键信息与市场影响,解析其背后的城市基建金融逻辑。
南京地铁集团于2024年发行的“G24宁铁1”绿色公司债券,总规模达25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设定为2.20%,债券期限覆盖至2027年。该债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241036.SH),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符合国际标准的轨道交通绿色项目,涵盖节能改造与低碳技术研发等领域。
根据公告内容,本次付息周期覆盖2024年6月3日至2025年6月2日,对应债券存续期间首个计息年度。具体安排如下:
这一安排确保了资金流向与时间表透明可控,体现了发行方对市场规则的严格遵循。
债券采用固定利率形式,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以当前票面利率计算,持有者每10万元本金每年可获税前收益2,200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付息是该期债券三年存续期内的首次利息兑付,后续两年(2026年、2027年)将沿用相同计息规则,直至到期日完成本金偿还。
南京地铁集团通过发行绿色公司债券,既拓宽了基建项目的融资渠道,又响应了国家“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此类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升级提供了低成本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环保领域倾斜。数据显示,类似模式已在全国多个重点城市的地铁扩建工程中得到复制推广。
总结展望
南京地铁绿色债券首期付息工作的启动,标志着其在绿色融资领域的实践进入兑现阶段。从数据层面看,25亿元规模的债券成功运作不仅强化了企业信用资质,更通过市场化手段平衡了基建投资与环境保护目标。未来三年内,随着项目逐步落地,该债券的偿付能力将直接反映轨道交通领域绿色金融模式的有效性。对于投资者而言,此类低风险、收益稳定的固定收益产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具备较强吸引力。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南京地铁集团公开披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