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汽车零配件 资讯详情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加速布局泰国市场 重塑东南亚产业格局
 汽车零部件 2025-05-21 11:30:3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中国汽车相关企业在泰国的供应链网络规模迅速扩张,汽车零部件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战场。随着本土化生产的推进和电池工厂的落地,中国车企正以泰国为跳板开拓亚洲市场,并对当地传统日系产业链形成挑战。

  一、供应链体系加速成型 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3月,中国汽车企业在泰国设立的零部件企业已达165家,较中美贸易摩擦前的2017年底增长3.4倍。比亚迪、长城等20余个品牌已进入泰国市场,其中部分车企启动电动车本土化生产。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不仅带动电池、底盘系统等核心部件需求,更推动配套产业形成集群效应。中国企业在泰投资呈现多元化特征,从动力电池到精密冲压件的供应链闭环正在加速构建。

  二、动力电池成战略支点 本土工厂密集落地

  以欣旺达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重塑泰国新能源产业版图。该公司计划投资超10亿美元建设锂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内投产后将实现"电芯-电池包"全产业链生产,或将成为东南亚首个具备完整电池制造能力的工厂。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也通过合资或独资形式在泰建厂,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已启动本地化生产。这些项目合计投资额超30亿美元,覆盖三元锂电、磷酸铁锂等多种技术路线。

  三、零部件厂商多线突破 功能性配套网络成型

  宁波拓普集团等核心供应商正通过新建工厂强化区域布局,其投资的3亿美元泰国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内投产。这类企业不仅满足自身客户需求,更开始向日系车企供应高性价比产品。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零部件在泰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不足5%提升至当前的18%,涉及传动系统、电子控制等关键领域。

  四、产业格局面临重构 日系优势遭遇冲击

  尽管丰田、本田仍占据泰国70%以上的汽车市场,但日系供应商体系正面临结构性挑战。中国零部件凭借成本优势已渗透部分日系整车供应链,导致日本在泰1400家相关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承压。泰国本地零部件巨头高管指出,中企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垂直整合,在价格与交付效率上形成双重竞争力。

  五、政策红利助推发展 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

  泰国政府对"东部经济走廊"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与中国企业的产业扩张形成共振效应。2023年中国在东南亚设立企业超7000家,投资额突破250亿美元创新高。随着RCEP协定深化实施,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区域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预计到2026年泰国将成为中国电动车出口前三大集散地。

  当前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在泰国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生态。这种深度布局不仅巩固了其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优势,更对传统日系供应链形成替代压力。随着新能源赛道加速发展,中企正以泰国为枢纽推动区域汽车产业格局重构,未来或将在技术标准制定和市场规则重塑中发挥更大作用。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汽车零部件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