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抢占市场份额。2024年数据显示,其销量占比已提升至40%,较2022年增长17个百分点。这一趋势背后,驱动电机铁芯作为混动系统的关键部件,成为产业链竞争的焦点之一。隆盛科技(300680.SZ)凭借在EGR系统、电机铁芯及精密零部件领域的布局,近年来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但其发展路径中亦面临毛利率承压、客户集中度高等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机铁芯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作为国内领先的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供应商,隆盛科技在柴油商用车领域占据显著优势。2023年数据显示,其柴油机EGR市占率约40%。然而,随着混动车型的崛起,公司业务重心正向乘用车市场转移。2024年上半年,混动EGR产品营收占比提升至25%,但仍低于行业整体渗透率(接近67%)。尽管华龙证券测算显示,若2027年国内EGR渗透率达80%,市场规模可达32.2亿元,但这一赛道的天花板效应仍需警惕。
驱动电机铁芯是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决定电机效率与稳定性。受益于双电机混动及增程式车型的普及,2024年隆盛科技该板块营收占比已达43%,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根据行业预测,至2027年国内马达铁芯市场空间将扩展至113.3亿元(2024-2027年CAGR 26.2%)。然而,公司面临盈利难题:2024上半年该业务毛利率仅9.3%,显著低于EGR系统的24.5%。这一低毛利现状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及客户议价能力较强的问题。
隆盛科技采用大客户战略,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超65%(2023年数据)。虽然绑定联合汽车电子、某外资品牌等头部企业加速了业务扩张,但也导致风险集中。数据显示,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21至2022年累计下滑7.7个百分点,主要因低毛利的新能源板块占比提升。此外,其现金周转周期超过两个月,反映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弱。若未能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一旦行业景气度波动或客户订单调整,公司将面临更大经营压力。
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募资12.9亿元,但分红仅1.3亿元,显示其扩张高度依赖外部融资。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38.5%至16.4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达2.1-2.4亿元(同比增长43%-63%),主要受益于行业高景气。然而,若无法突破技术壁垒或实现成本优化,过度依赖资本市场输血可能制约长期发展。
总结:
隆盛科技凭借先发优势在混动及电动化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电机铁芯与EGR系统的双轮驱动支撑其业绩增长。但低毛利、客户集中度高以及产业链议价能力不足等问题,仍需通过技术升级与市场多元化缓解。未来竞争中,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将成为决定其能否持续领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