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9日,逐际动力正式发布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的移动操作拓展套件。这一创新升级不仅强化了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更通过机械臂与轮足模式的协同,在三维空间作业场景中开辟出新的可能性。其技术突破为科研领域提供了兼具灵活性与扩展性的智能载体,标志着移动操作技术向多模态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移动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TRON 1推出的移动操作拓展套件通过整合机械臂系统,在轮足模式和双足模式间无缝切换。这种设计突破了传统机器人单一体系的局限性,使设备能在动态环境中执行抓取、搬运等精细任务。当处于轮式移动状态时,可快速抵达目标区域;切换至双足形态后,则能应对复杂地形并完成高精度操作。多机协同功能进一步扩展了应用场景,在物流分拣、工业巡检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
TRON 1配备的实用外设接口支持多元化设备搭载,除机械臂外还可集成激光雷达、环境传感器及语音交互模组。这种高度开放的设计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学科的科研需求:测绘团队可借助三维空间建模能力完成复杂场景扫描;AI实验室能依托多源数据优化路径规划算法;人机交互研究者则可通过实时反馈系统探索新型操作界面。模块化架构既降低了技术验证门槛,也为跨领域创新提供了标准化接口。
TRON 1的研发团队基于自身科研实践开发产品,在硬件设计中优先考虑学术应用场景的特殊要求。例如,为提升动态环境适应性而优化的动力系统,或是针对多机协作通信协议进行的底层架构调整,均源于真实研究中的痛点分析。这种“边研发、边应用”的模式确保了技术方案既具备理论前瞻性,又能快速响应实际需求,形成从实验室到工程化的完整闭环。
总结而言,TRON 1通过移动操作拓展套件与开放外设生态,在机器人领域实现了形态切换能力与功能扩展性的双重突破。其多模态运动架构和模块化设计理念,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灵活的创新载体,更在工业应用、空间探索等场景中展现出广阔前景。随着更多开发者接入这一平台,TRON 1或将成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产业落地的重要桥梁,持续推动移动机器人技术向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