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活动在江西南昌圆满举办,标志着我国在5GA、6G等前沿通信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建成5G基站达439.5万个,5G应用覆盖国民经济86个大类,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注入强劲动力。面向未来,我国正以政策驱动和技术攻坚双轮并进,加速构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生态体系。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5G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我国5G网络已进入向5GAdvanced(简称5GA)演进的关键阶段。截至2025年3月,全国建成的439.5万个5G基站正加速升级为支持5GA技术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在行业渗透方面,5G应用已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领域,形成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多场景规模化解决方案。运营商数据显示,某头部企业已完成全国城市级5GA网络覆盖,并推动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网等创新功能试点落地,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提供更高速率与更低时延的连接能力。
作为5G向6G过渡的重要纽带,5GA不仅通过增强网络性能支撑现有应用升级,还前瞻性地引入感知通信一体化、AI原生无线等6G核心技术。我国已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了通感一体化设备在车联网中的厘米级定位能力,并对无线AI算法展开多轮实测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我国主导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占全球42%以上,为6G技术储备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正通过“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加速关键技术成熟度提升,力争在2030年前后实现6G商用部署。
我国以《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等研究成果为核心,构建起涵盖技术攻关、产业协同的标准化推进体系。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并指导相关领域研究,已发布50余项关键成果,形成从核心网到终端设备的技术标准框架。政策层面强调开放合作导向,推动国际组织间联合开展6G空口测试与频谱规划研究,在感知通信融合、太赫兹传输等前沿方向建立跨国协同机制,确保我国在全球技术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头部电信企业正以“建设应用生态”三位一体模式推进新一代网络部署:一方面通过在121个城市规模商用5GA套餐,持续扩大用户覆盖;另一方面聚焦工业级高精度定位、AI驱动的动态频谱共享等场景,联合行业伙伴开发标准化解决方案。某运营商计划年内完成全国重点区域5G基站向5GA升级,并同步开展太赫兹通信、星地协同组网等6G预研试验,为未来技术迭代预留充足接口与资源保障。
总结来看,我国通过构建“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规模部署”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在5GA网络建设、关键技术突破及国际标准引领方面已形成显著优势。随着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和跨行业应用生态不断完善,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6G技术的系统性突破,并在全球新一代通信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