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其他 资讯详情
内外贸融合加速 外贸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步伐加快
 外贸 2025-05-18 08:50:2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我国多地通过政策创新、渠道拓展及数字化赋能等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快速打开国内市场。数据显示,今年14月山东进出口总额达1.13万亿元,同比增长7.6%,广东东莞海关辖区加贸企业内销出货提速超80%。各地正以系统性措施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注入新动能。

  一、政策创新破解外贸转内销痛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外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多地通过优化监管流程和降低制度成本为企业减负。广东省内海关实施简化内销征税手续、延长集中纳税申报期限等改革,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快速完成国内销售备案;深圳联合地方推广"同线同标同质"认证体系,推动48类产品进入商超专柜。山东省推出进口原料采购便利化措施后,试点企业年均可节省成本30余万元,东营海关创新的"内销集中申报"模式使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二、政府搭台助企拓市成效显现

  四川通过设立"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平台,组织80家出口企业在泸州国际酒博会期间达成超7000万元意向订单。宁夏依托2500余家连锁药店和社区团购网络,在全国开设"宁夏枸杞直营店"的同时,联合电商平台打造线上专区,带动枸杞产业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内江市在商超设立的15个外贸专柜已上架48类商品,并通过产销对接会促成2300万元交易额。

  三、数字化渠道重构市场连接

  线上线下载体协同发力构建新通路,东莞某母婴用品企业通过京东开设直营店获得5000万采购订单;山东日照丰华食品首批20余款出口明星产品上线电商平台后,国内品牌专区建设全面启动。红旗连锁等零售巨头利用千家门店资源开辟外贸商品专区,实现供应链与消费端的精准对接。数据显示,广东河源某制衣企业一季度内销额同比增长45%,印证了数字化渠道对市场拓展的关键作用。

  四、标准体系推动品质反哺国内市场

  "同线同标同质"认证成为连接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山东已有600家企业获得该认证资质。通过统一生产标准与国际质量体系对接,外贸企业将出口产品优势转化为内销竞争力,如潍坊鲁丰集团凭借日本市场经验快速进入711便利店供应链,一季度国内销售额突破7500万元。这种"品质平移"策略正重塑国内消费市场供给结构。

  总结来看,政策赋能、渠道创新与标准升级形成的合力,使外贸转内销呈现提速增量态势。在海关通关效率提升80%、多地专柜覆盖率扩大等数据支撑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已从应急举措转变为长期战略。随着更多"三同"认证企业涌现和数字化平台深化应用,外贸产品将更高效对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在双循环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文中数据均来自各地商务部门及海关统计)

热门推荐

外贸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