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休闲食品 资讯详情
盒马猕猴桃再陷安全风波 植物调节剂超标引关注
 猕猴桃 2025-05-16 09:33:2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南京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盒马销售的猕猴桃因膨大剂超标被查处,这已是该品牌本月内第二次陷入食品安全争议。继鸡蛋兽药残留问题后,其供应链管理再次引发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及用药规范的关注。

  一、即食猕猴桃检出膨大剂超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猕猴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南京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抽检公告显示,盒马第九分公司销售的即食绿心猕猴桃(生产日期2025/4/7)中氯吡脲含量达0.085mg/kg,超出国家标准限值0.05mg/kg。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脲虽能促进果实膨大,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畸形、裂果等药害。涉事企业回应称将向供应商核查问题,并为消费者提供退换服务。

  二、兽药残留争议未平息

  此前一周,山东省市场监管局通报盒马潍坊分公司销售的保洁无抗鲜鸡蛋存在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超标问题。其中地美硝唑检出15.5μg/kg(标准规定不得检出),甲氧苄啶达13.0μg/kg(超限量30%)。这两种兽药常用于禽类疾病治疗,但残留过量可能对人类内分泌系统产生潜在风险。

  三、供应链监管漏洞与行业警示

  两次事件暴露部分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品控不足。尽管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微量超标物质会引发急性健康问题,但长期摄入超标的添加剂或兽药仍存在累积性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强调,企业需强化源头管理,在合规前提下平衡生产效益与食品安全责任。

  总结:

  从猕猴桃膨大剂到鸡蛋兽药残留,盒马接连被曝出的两起违规事件敲响了食品行业安全警钟。虽然相关物质限量标准留有安全余量,但企业必须严格把控供应链各环节,避免因管理疏漏损害消费者健康与品牌信誉。未来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并推动透明化溯源体系,让消费者知情权得到切实保障。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猕猴桃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