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试剂行业 资讯详情
抗体创新引领突破:中国抗体制药研发与资本布局双轮驱动
 抗体 2025-05-15 16:51:0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抗体制药(03681)通过股权配售完成1.24亿港元融资,加速推进其核心药物SM17的研发进程。作为聚焦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公司凭借创新疗法管线和差异化研发策略,在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此次融资后,公司将重点布局特应性皮炎等适应症新药研发,并持续完善覆盖多疾病的生物制剂产品矩阵。

  一、全球首创抗IL25R抗体SM17开辟特应性皮炎治疗新路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抗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抗体制药的核心在研药物SM17是全球首个针对IL25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AD)。数据显示,全球AD患者超2.3亿人,其中中国患者达7000万,中重度患者占比约28%。该药物通过阻断IL25与免疫细胞受体结合,抑制下游炎症因子释放,展现出快速止痒、促进皮肤修复及良好安全性的多重优势。目前SM17已完成概念验证研究,并计划在中国开展皮下注射桥接试验和二期临床研究。

  二、差异化管线吸引国际药企竞逐合作机会

  SM17的研发进展引发全球药企关注。近期跨国药企的并购动态显示,具备机制创新的AD药物备受青睐:强生以12.5亿美元收购Yellow Jersey公司的NM26抗体,辉瑞布局CD1a靶点新药PF07242813等案例印证了行业趋势。中国抗体制药的SM17凭借"同类首创"地位和临床数据优势,在止痒速度、疗效持久性和安全性方面展现"同类最佳"潜力,预计将成为国际药企竞标焦点。

  三、多元化产品矩阵构筑长期竞争优势

  公司构建了覆盖免疫性疾病全周期治疗的产品管线。旗舰药物舒西利单抗(SM03)作为全球首个抗CD22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III期临床中达到主要终点,已进入中国药监局审批阶段。第三代BTK抑制剂SN1011获4项IND批准,适应症涵盖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难治性疾病。此外,第二代抗CD22抗体SM06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免疫治疗领域的技术壁垒。

  四、研发实力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发展

  依托香港研发中心和海口生产基地的协同效应,公司建立起从早期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完整链条。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91项专利,研发团队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达75%,为持续创新提供保障。此次融资中45%将专项投入SM17临床研究,35%用于一般运营资金,确保研发进度与业务拓展同步推进。

  结语

  中国抗体制药通过聚焦单克隆抗体技术创新,在特应性皮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领域构建起高价值管线。随着SM17进入关键临床阶段及资本运作的持续加码,公司正加速向全球生物制药领先企业目标迈进。其差异化研发策略与国际化合作潜力,有望在庞大未满足医疗需求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为患者提供更优治疗选择的同时创造显著商业价值。

热门推荐

抗体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