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机械 资讯详情
京津冀协同发力 工业母机赋能智造新未来
 工业母机 2025-05-15 13:49:4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智能制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下,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于5月13日至14日在武清区成功举办。这场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盛会,不仅围绕具身智能技术展开深度探讨,更通过工业母机产业基金合作、产需对接等关键举措,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向价值链顶端攀升。

  一、具身智能技术加速落地 推动多领域场景创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工业母机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大会期间举行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座谈会汇聚了国内头部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该技术在汽车制造、医疗健康、装备维修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与会者强调,通过强化产学研用融合,具身智能技术将加速突破人机交互边界,为工业质检、精密装配等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会上正式成立的“具身智能协同发展计划共同体”,旨在搭建跨行业协作平台,推动技术成果向医疗辅助机器人、教育服务机器人等领域转化落地。

  二、工业母机产业基金深化区域合作 助力高端制造升级

  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与天津、北京两地工信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京津冀在高端装备领域协同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协议内容,三方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重点支持工业母机产业集聚升级,通过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培育,推动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进程。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还将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企业提供政策与资本支撑。

  三、“机器人+”产需对接激活实体经济 新动能持续释放

  在工信部组织的全国“机器人+”产需对接活动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发布了具体应用需求。前者聚焦临港基地智能化改造中的机器人协作场景,后者则瞄准船舶制造工艺优化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这些真实产业场景与技术创新的精准对接,有效加速了机器人技术在能源、船舶等领域的落地速度,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鲜活案例。

  本届大会通过政策引导、资本赋能和技术协同三大路径,展现了京津冀地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发展韧性。随着工业母机国产化步伐加快、“具身智能”应用边界不断拓展,“机器人+”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日益清晰。未来,区域协作将加速技术转化效率,推动更多高端装备走向国际市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热门推荐

工业母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