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其他 资讯详情
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金佛山探索生态富集区转型新路径
 生态保护 2025-05-15 10:18:5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重庆南川130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地貌中,一座山脉正书写着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的绿色传奇。金佛山通过三代人的坚守、特色产业的激活和全域资源的整合,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找到平衡点,将生物多样性宝库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为山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本。

  一、守护与传承:三代人接力织密生态保护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生态保护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在金佛山南坡原始森林深处,护林员家庭的第三代成员正用卷尺丈量着银杉幼苗的胸径。这种被称作"植物活化石"的濒危物种,在当地实现了从发现到系统性保护的历史跨越。自1970年代起,当地居民与保护区建立守护契约,通过人工繁育技术突破将银杉成苗率提升至80%,黑叶猴种群数量增长19%。如今监测手段升级为红外相机实时追踪、卫星定位数据回传的"智护模式",周边村民也从资源索取者转变为生态保护参与者。

  二、特色产业激活生态资源价值

  石头缝里生长出的方竹笋、玄参等特色作物,正通过标准化种植与深加工链产生经济倍增效应。金佛山25万亩方竹林年产笋量占全国42.8%,带动20万人增收;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其中黄连、玄参等高附加值品种形成完整产业链。在海拔1000米的前星村,科研团队指导的换种技术使玄参亩产提升至4000斤,单产收益较传统作物增长8倍,昔日"难养地"变身生态经济示范田。

  三、环线经济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

  全长178公里的"环山趣驾"黄金线路,串联起68个行政村与509处旅游资源,重塑山区发展逻辑。这条环线不仅承载着年接待量超159万人次的旅游流量(2023年数据),更催生出露营、滑翔伞等全季运动业态。沿线民宿通过"从山林到餐桌"的特色供给模式,使节假日入住率突破90%,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农产品直供转化。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期间环线露营游客同比激增21%,印证了生态资源向消费场景的成功转换。

  结语:生态增值的可持续循环

  从护林接力到产业转型,再到全域资源整合,金佛山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价值转化相互赋能的发展路径。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培育特色生态产业群、构建全要素旅游环线,这里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可计量的"生态复合体"。南川正以"七百行动"为新起点(百家民宿、露营地等建设规划),持续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螺旋上升模式,在喀斯特地貌上书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生态保护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