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城乡燃气使用规模的持续扩大,燃气用具及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成为民生保障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质检院”)通过新增多项检测能力,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为推动燃气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燃气用具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省质检院近日通过资质认定评审,在燃气用具及液化石油气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此次新增的检测范围覆盖燃气用具连接软管与液化石油气产品,可开展气密性、耐压性等20余项核心指标检验,并成为省内首家具备国家标准全项检测能力的技术机构。该成果有效解决了河北省在燃气安全监管中长期存在的技术依赖问题,为城乡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提供了本地化技术支持。
针对2024年8月1日起实施的《燃气用具连接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和《燃气用具连接用金属包覆软管》,省质检院重点强化了被覆层阻燃性、抗拉伸强度等严苛指标的检测能力。这些新增项目直接回应国家标准对软管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加严要求,可精准识别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潜在风险,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判定依据。
根据《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规定,省质检院同步建立了密度、蒸气压、组分分析及总硫含量等关键参数的全流程检测体系。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与高精度仪器配置,该机构现已具备覆盖液化石油气所有重要安全性能的技术能力,能够全面评估产品燃烧稳定性与储存运输安全性。
作为省内首家同时掌握软管与液化石油气全项检验资质的机构,省质检院此次能力建设将显著提升区域燃气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一方面通过检测数据为监管部门提供精准执法支持;另一方面助力企业对标国际标准优化生产工艺,推动行业从传统制造向安全智造转型。这种"技术监管+产业服务"的双向赋能模式,将成为河北省落实新国标要求的核心抓手。
此次检测能力建设不仅填补了区域燃气领域技术空白,更构建起覆盖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强化标准执行的技术支撑作用,省质检院正持续为民生用气安全筑起科技防护网,同时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国燃气安全治理贡献河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