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3日早盘,A股市场光伏板块集体走高,其中硅料细分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大全能源股价一度上涨近18%,通威股份触及涨停板。这一异动背后与一则行业传闻密切相关——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头部硅料厂商正推动一项减产挺价计划,并尝试联合行业前六大企业整合剩余产能。此举若落地,或将对当前硅料价格低迷局面产生显著影响。
近期光伏产业链中游需求疲软与上游硅料供应过剩形成鲜明对比,导致硅料价格持续承压。据公开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多晶硅致密料均价已跌破成本线,部分中小企业面临亏损压力。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试图通过联合减产来稳定市场价格的举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分析人士指出,若该方案得以实施,或将成为行业摆脱低价竞争、恢复合理利润的关键转折点。
传闻中提到的“前六大厂商整合剩余产能”及“设置价格目标区间”,实质是头部企业试图通过控制供给端来重塑市场供需平衡。知情人士透露,已有某龙头企业提出初步方案并与部分同行进行前期沟通,但具体执行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行业集中度虽高但仍需协调多方利益;另一方面,若减产幅度不足或下游需求未同步提振,恐难以实现预期的“微利目标”。
除联合减产外,另一种声音建议企业采取阶段性停产策略:通过暂停生产一到两个月消化库存,待供需关系改善后再重启产能。此方案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强且无需依赖行业协同,但可能加剧短期价格波动风险。当前资本市场已对上述消息做出积极回应,硅料板块的集体上涨反映出投资者对于行业触底反弹的信心提升。
无论是减产挺价还是停产调整,核心目标均指向缓解低价困境并恢复产业链健康生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若头部企业能形成有效共识,将加速市场出清过程,推动资源向优势产能集中。然而,政策导向、下游装机需求释放节奏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因素仍可能影响最终成效。
总结来看,光伏硅料行业正站在关键转折点上:短期看,价格博弈与产能调整的动态平衡将成为焦点;长期而言,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仍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此次头部企业的主动作为虽面临执行难度,但若成功落地或为行业注入强心剂,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