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眼镜 资讯详情
眼镜背后的精密制造革命:镇江丹阳的“智造”崛起
 眼镜 2025-05-07 12:40:15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长三角的制造业版图中,镇江丹阳以其“眼镜之都”的美誉闻名于世。这里生产的镜片占全国总量的70%,全球市场的50%。然而,这座以传统镜片制造著称的城市,正悄然经历一场由高端装备制造引领的“智造”革命。一家名为江苏工大金凯的企业,凭借纳米级精度的技术突破,正在改写“眼镜之都”的未来。

  一、打破国际垄断,开启精密制造新篇章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眼镜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的近视问题日益严峻,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口已突破7亿,高中生近视率超过90%。眼镜作为矫正视力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尤其是离焦镜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不仅推高了眼镜价格,也限制了国内镜片制造的技术升级。

  2016年,一群来自名校的专家在镇江丹阳创立了江苏工大金凯,专注于超精密加工设备的研发。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攻克自由曲面镜片车铣复合机床技术。这种设备是制造高端镜片的核心,此前完全被德国、美国等四家企业垄断。国外企业甚至断言,中国三年内无法造出同类设备。

  然而,工大金凯用行动打破了这一预言。从最初的130秒加工一片镜片,到逐步缩短至60秒、50秒,他们的技术不断逼近国际领先水平。通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工大金凯不仅缩小了与德国的差距,还凭借价格优势吸引了国际企业的关注。日本光学镜片龙头企业甚至主动要求工大金凯现场加工镜片,以验证其设备的精度和效率。

  二、从“跟跑”到“领跑”,实现技术弯道超车

  工大金凯的成功,不仅在于打破了国际垄断,更在于推动了国内镜片制造技术的整体升级。他们的自由曲面镜片车铣复合机床已从第一代迭代至第三代,技术更加成熟,设备更加智能。2022年,工大金凯研制出首条国产车房自动化生产线,彻底破解了“卡脖子”技术难题。

  这一突破不仅助力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镜片技术实现弯道超车,也破解了离焦镜片定制的制造困局。国际市场上的“鲶鱼效应”随之显现,国外设备价格大幅下降,国内镜片生产企业也得以摆脱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三、创新生态助力,打造隐形冠军矩阵

  工大金凯的成长,离不开镇江丹阳高新技术创新园的支持。园区通过“三年免租”政策、一站式服务以及产学研对接,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孵化支持。正是这种创新生态,让工大金凯在短短几年内从初创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并获得了多项政府资金支持。

  镇江的产业转型,正是通过这种“小城大业”的模式,在高端装备领域构建出独特的孵化矩阵。从鱼跃医疗的生命科学产业园,到工大金凯的超精密制造服务中心,这座城市的产业实践正在改写苏南模式的内涵,从依赖外资的加工制造,升级为自主可控的硬科技突围。

  镇江丹阳的“眼镜之都”称号,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通过高端装备制造的突破,这座城市不仅打破了国际垄断,还推动了国内镜片制造技术的整体升级。工大金凯的成功,是镇江产业转型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写照。未来,随着更多隐形冠军的崛起,镇江丹阳将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热门推荐

眼镜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