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贸易 资讯详情
跨境支付引领支付行业新格局
 跨境 2025-04-28 16:38:0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支付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头部机构通过跨境支付业务的拓展和技术壁垒的构建,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增长,而中小机构则因合规成本高企和技术投入不足,被迫退出市场。跨境支付已成为行业的新增长极,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跨境支付成为行业新增长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跨境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多家支付机构的跨境支付业务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连连数字的全球支付业务全年总收入达到8.08亿元,同比增长23.1%;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达到2815亿元,同比增长63.1%。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492亿元,同比增长14%。移卡海外业务全年交易量超人民币11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

  全球跨境电商出口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跨境支付的巨大需求。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跨境支付市场规模庞大,已成为支付行业的热门赛道。然而,监管政策的变化和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支付机构的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头部机构构建“护城河”

  头部支付机构通过获取海外牌照、应用AI风控模型等方式,构建了“护城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合规运营网络,利用规模效应摊薄了成本。财报显示,有机构跨境支付业务毛利率达72%。连连数字获得卢森堡电子货币机构EMI牌照,移卡推动本地生活业务出海,已落地日本、新加坡等地。拉卡拉通过外卡受理终端铺设,提升国内国际支付便利化,2024年外卡交易覆盖全国285个城市,同比增长45%。

  然而,中小机构通常没有充足的资本金申请牌照,且本地合规成本以及复杂度也让中小机构望而却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差异巨大,合规要求也各不相同,中小机构难以在跨境支付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传统支付产品增长放缓

  尽管跨境支付在2024年成为行业亮点,但支付行业整体仍面临业绩分化,传统收单、线下扫码等市场趋于饱和,加之新兴支付方式费率下行,导致依赖本土标准化支付产品的机构收入增速放缓。新大陆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7.45亿元,同比下降6.11%。高阳科技2024财年收入23.40亿港元,同比减少14%;经调整净溢利2.33亿港元,同比减少54%。新国都实现营业收入31.48亿元,同比下降17.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亿元,同比下降68.98%。

  新兴的支付方式正加速替代传统支付。和传统支付手续费率3%左右相比,新兴支付工具显著偏低,通常在0.38%上下,行业整体费率水平承压。加之机构普遍开拓在跨境支付平台的投入,相关技术研发、资本金以及合规建设等产生了前置成本,产出存在滞后期,短期内有盈利压力。

  四、行业加速出清

  2024年,至少有36家支付机构遭到监管处罚,罚没总额超2亿元,部分罚单金额超千万元,其中反洗钱违规成为监管重点,“双罚制”趋势明显。例如,航天电子因8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1596.3万元,罚款2825.3万元,共计罚没约4421.6万元。高汇通因未严格落实开户实名制审核要求等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并处没收违法所得1214.736054万元,并处罚款1572.614178万元,罚没共计2787.350232万元。钱宝科技因违反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管理规定,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六宗罪”被罚,6名高管也受到处罚。

  支付关联着资金流动、数据安全与反洗钱等关键环节,“穿透式监管”强化了对跨境资金流的实时监控。2024年支付行业在严监管下加速分化,违规成本增加,市场加速出清。头部机构通过增资和并购提高竞争力,而中小机构则面临清退或转型压力,2024年行业累计注销10张支付牌照,尾部机构已黯然离场。

  总结

  2024年,支付行业在跨境支付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头部机构通过技术壁垒和合规运营,构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而中小机构则因合规成本和技术投入不足,被迫退出市场。跨境支付已成为行业的新增长极,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行业将进入“头部主导、创新驱动”的存量优化阶段,头部机构需通过技术提升和增值服务拓展,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而中小机构则需在细分市场和技术赋能中寻找生存空间。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跨境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