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文化其他 资讯详情
算盘拨动芜宣一体化,皖南经济新引擎蓄势待发
 算盘 2025-04-26 23:48:3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安徽经济以“黑马”姿态强势崛起,成为全国区域发展的亮点。然而,省内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尤其是合肥“一城独大”的格局引发了诸多讨论。在此背景下,芜宣一体化的推进被寄予厚望,成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培育皖南经济新引擎的关键一步。芜湖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其辐射带动作用被进一步强化,而宣城作为其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协同发展的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一、芜宣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算盘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芜宣一体化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在2021年,安徽省“十四五”规划就明确提出促进芜宣一体化。近年来,随着安徽经济总量迈上5万亿元台阶,省内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凸显。芜湖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被赋予“带动皖南、辐射全省”的重任,而宣城作为其邻近城市,自然成为协同发展的首选对象。

  芜湖和宣城不仅地理位置相邻,中心城区直线距离仅57公里,更在历史、文化、产业等方面有着深厚的联系。从明代至清初的宁国府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芜湖专区,两地在行政区划上曾长期一体。如今,双方在交通、产业、创新等领域协同发展的条件已成熟,芜宣一体化的推进可谓水到渠成。

  二、交通先行: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交通互联互通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近年来,芜湖和宣城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4月,由两市共同出资建设的芜湖宣州机场正式通航,成为长三角世界机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月,G5011芜合高速芜宣机场互通正式运营,将芜湖、宣城两地市民从市区到达机场的时间分别缩短至35分钟和25分钟,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

  此外,总投资逾50亿元的芜宣高速改扩建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预计2025年底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通行能力将提升24%。这些交通项目的落地,不仅拉近了两地的物理距离,也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产业协同:汽车与低空经济的双轮驱动

  产业合作是芜宣一体化的核心内容。芜湖作为安徽汽车产业的龙头,近年来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持续发力,而宣城则凭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迅速崛起为全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截至2024年底,宣城已集聚汽车零部件企业700余家,年产值超85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25家,占全省总数的15%左右。

  两地在汽车产业上的互补性为协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此外,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也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通过加强分工协作,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芜宣一体化有望在产业协同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创新协同:借力G60科创走廊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芜湖和宣城同为G60科创走廊成员,这为双方在创新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近年来,芜湖聚焦“创新之城”建设,在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累计前进10位,成为长三角进位最快的城市。而宣城则凭借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地利”,逐步踏上产业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通过借力G60科创走廊,两地可以在创新资源集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深化协同,共同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总结

  芜宣一体化的推进,不仅是安徽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关键举措,也是皖南经济新引擎的重要支撑。从交通互联互通到产业协同发展,再到创新资源集聚,两地协同发展的潜力正在加速释放。未来,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芜湖和宣城有望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安徽乃至长三角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算盘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