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高新”)凭借其核心产品生长激素在生物制药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生长激素市场的波动,也揭示了长春高新在多元化布局中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长春高新的主营业务包括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生长激素是其核心产品。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66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7.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3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43.01%。这一下滑主要归因于子公司金赛药业的业绩不佳。
金赛药业作为长春高新的“现金奶牛”,2024年实现收入106.71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78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40.67%。金赛药业是全球少数拥有粉针剂、水针剂、长效水针剂三代生长激素产品的企业,但近年来,随着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其高增长神话不再。2022年8月,生长激素被广东联盟、福建、河北等部分省份纳入了省际集采目录,金赛药业粉针剂中选、弃标水针剂型,导致净利润增速放缓。
除金赛药业外,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百克生物2024年业绩也出现了下滑。报告期内,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2.29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2.6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2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53.67%。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销量下滑是百克生物业绩下滑的关键因素。
百克生物目前拥有水痘疫苗、鼻喷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上市产品,其中,带状疱疹疫苗实现营收2.5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1.54%;水痘疫苗实现营收8.37亿元,同比微增2.16%;鼻喷流感疫苗实现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15.37%。百克生物的几款产品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未来可能面临产品价格、销量下降的风险。
近年来,长春高新也在尝试降低对生长激素的依赖。2024年,长春高新研发投入26.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9.97%;其中研发费用2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75%。长春高新表示,研发投入及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子公司金赛药业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工作,持续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并持续优化提升人员效率,从而使得人员人工及研究开发投入增加所致。
研发进度方面,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II)等获得《药品注册证书》;长效生长激素新增用于性腺发育不全(特纳综合征)所致女孩的生长障碍、用于特发性身材矮小(ISS)两项适应症;伏欣奇拜单抗(粉剂、水剂)、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液体制剂)等产品上市申请相继获得受理;截至目前,长春高新已有24款重点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生长激素红利之下,长春高新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股价在2021年一度飙升至515.9元/股的历史最高点,总市值超2000亿元。如今股价已跌破百元,截至4月25日收盘,长春高新报89.30元/股,总市值仅剩364.29亿元。2025年一季度,长春高新业绩仍显疲态,实现营业收入29.97亿元,同比减少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减少44.95%。
总结
长春高新的业绩下滑反映了生长激素市场的波动和多元化布局的挑战。尽管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布局多领域创新药,但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仍需时间,能否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仍是未知数。未来,长春高新需要在核心业务和多元化布局之间找到平衡,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